ID: 19548221

第十章浮力复习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册物理

日期:2025-11-1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33903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十,浮力,复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
  • cover
《浮力》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及解析 2.2.9 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本专题属于课程标准三大主题之———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的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这部分涉及较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比较抽象。现将课标要求解析具体说明如下: 1.“通过实验,认识浮力”中的“认识”属于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该条目属于“认识”水平。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在水中浮起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要进一步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要受到浮力。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这与重力的方向正好相反。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浮力就等于把物体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之差,这种测量浮力的方向通常称为称重法。称重法计算浮力的公式为F浮=G-F拉。 能通过观看演示实验并结合液体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受到液体上、下表面压力差。故F浮=F向上-F向下。 2.“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中的“探究”属于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该条目属于“经历”水平。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认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浸没的深度等因素无关,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中的“知道”属于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该条目属于“了解”水平。通过物理学史和实验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公式和适用条件,能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和解决简单问题。并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养成乐于观察,善于动脑的习惯。 4.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通过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浮力大小,使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处于不同的浮沉状态。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认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复习浮力的应用时,如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和密度计的浮沉原理,要以实验为基础,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复习目标: 1.通过观看实验与复习提问,知道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2.通过学生实验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大小,会使用称重法计算浮力的大小; 3.经历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复习科学探究七要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养成乐于动手,善于思考的习惯。 4.通过实验复习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及公式。 5.通过浮沉条件实验,加深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 6.通过轮船、潜水艇、实验或视频,使学生复习回忆起其工作原理,理解排水量的概念,领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7.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习题探讨,学会对浮力基本应用的迁移计算。 三、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学习浮力时正赶上疫情期间,很多孩子由于不够自律,所以所学知识相当薄弱,基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设计浮力大单元复习教学时,立足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三学作业单,以情景教学,问题驱动为手段,夯实浮力基础为目标,实现浮力大单元教学。引导学生将零散的浮力学知识以大概念的方式从力的三要素入手,通过实验问题的引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阿基米德的原理的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五、评价任务设计 1.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及课堂练习检测目标1的达成情况。 2.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