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53882

【大单元】统编版六下第三单元第6课时 习作例文 课件+教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293024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统编,六下,第三,6课时,习作
    (课件网)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习作例文 课程目录 第 课时 单元任务 活动流程:子任务二:光影心世界 内容总览 素养目标 01 自读课文 02 阅读旁批 03 合作探究 04 体会情感 05 总结写法 06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与方法,自信地表达。 语言运用: 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审美创造:能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并尝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思维能力:从习作例文中学习表达真实情感的方法。 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文中围绕少年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文是怎样表达的? 概括事例,体会情感变化 学习目标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借助旁批,默读例文,说说“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文是怎样表达的。 自读提示 认真上课 认真读张先生的书 意识到自己将失去学习母语的机会,感到无比烦恼。 认真学习,,默写得了满分,得到老师的当众表扬。 离开祖国前最后一次上语文课的情景。师生话别 忽然喜欢 很感兴趣 懊悔、张皇、难过 心痛 感动、 下定决心 梳理课文 读一读课文旁边的批注,作者是通过怎样的事例、经过怎样的描写才将小主人公的这种情感的变化展现出来的呢? 阅读批注,归纳写法 学习目标 同学们,经过前面的梳理,我们知道了文中的“我”对语文的感情是从一开始不喜欢到有了浓厚的兴趣,再到最后下决心自学语文,在这个过程中交织着懊悔、难过、欣喜和感动等情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以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回顾方法 读一读课文旁边的批注,说一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事例、经过怎样的描写才将小主人公的这种情感的变化展现出来的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重点浏览课文中三处带有旁批的段落。 合作探讨 方法一:把情感融入具体事例之中 不喜欢学习语文 默写不及格 产生兴趣 勤奋学习 受到表扬 下定决心自修语文 总结方法 方法二:用内心独白直抒胸臆 这段独白更加直接而强烈地表达了心情。 总结方法 如果你要表达自己心里的感受,也可以学习这样的方式,用内心独白直接抒发。当然,你还可以通过对主人公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让你的文章更加感情真挚。 教师总结 “最后的离别”可以写很多事情,但是,作者却只选取了“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这两件事来写。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可以经过思考以后,大胆地发言,交流你的看法。 思考讨论 要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写的事例不用多,选择一两件“合适的内容”即可。 思考讨论 什么是合适的内容呢?同学们可以经过思考以后,大胆地发言,交流你的看法。 跟自己所要抒发的情感紧密联系的事件 最能表达自己中心思想的内容。 分享反馈 用具体事例体现心情变化 第一 借内心独白抒发强烈情感 第二 选合适内容突显气氛心情 第三 归纳写法 课文中的少年在异国他乡有没有继续自学中国语文呢?他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表达作者的感受。 课后拓展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课题:习作例文 内容分析: 《别了,语文课》中少年对祖国对母语的深深眷恋打动人心;《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中肖复兴用质朴的语言、朴实的事例表达对母爱的深深感恩,深情溢于言表。 引导学生继续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以及进行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重点是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回忆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体验,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方法,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