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八年级·物理·北师大版·下册 五、二力平衡 1.说出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1.本节内容是力学部分的基础,建议自学本节内容15分钟,初步了解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2.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使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再联系具体事例,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学建议· 1.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用如课本图7-30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2.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力平衡 1.阅读课本第39页内容,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静止的电灯、静止放在桌面上的书都处于 状态,匀速下落的降落伞和匀速前进的小汽车都处于 状态,电灯、书和降落伞都受到 个力的作用,小汽车受到 个力的作用。 静止 运动 两 四 (2)静止的电灯同时受到 和电线的拉力F才能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静止放在桌面上的书同时受到重力G和桌面的 才能静止在桌面上;匀速下落的降落伞同时受到 和空气的阻力F,才能匀速下落;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因为在竖直方向同时受到重力G和地面的 ,在水平方向同时受到 和阻力f,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重力G 支持力FN 重力G 支持力FN 牵引力F 2.物体处于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称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力叫作 。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作 。 静止 平衡力 二力平衡 小组讨论:从力的三要素比较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完成下表。 相同点 不同点 大小 方向 都作用在 作用点 平衡力 相互作 用力 相等 相反 一直线上 同 在同一个物体上 在两个不 同的物体上 小组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 、两头带滑轮的光滑长木板。 小车、托盘、不同质量的砝码、细线 【实验步骤】 (1)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 (2)用手按住小车,往左右两托盘放入质量不相等的砝码,松开手,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然后放入质量相等的砝码,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3)保持两托盘内有质量相等的砝码,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如图乙所示,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4)保持两托盘内有质量相等的砝码,在小车静止时剪去一根细线,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乙 丙 甲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操作情况 小车的运动状态 同一直线、砝码相等 静止不变 同一直线、砝码不相等 静止变为运动(或改变) 不同直线、砝码相等 静止变为运动(或改变) 剪去一根细线 静止变为运动(或改变) 【分析论证】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 物体上的两个力 、 ,并且在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即合力为 。 【评估】 (1)通过改变 来改变F1、F2的大小。 同一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同一直线上 零 砝码的质量 (2)有的小组在实验中发现,当左右两盘中的砝码差异不大时,松开手,小车仍保持静止状态,是否实验出现问题 为什么 实验没有错;因为小车与木板之间存在摩擦,使小车保持静止。 【拓展】 创新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你认为 (选填“甲”或“丙”)装置更好,理由是 , 。 丙 丙装置中减小了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且硬纸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在下列的各图中,物体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