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623414

18.4 升华和凝华 作业设计 (无答案)鲁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2545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8.4,升华,凝华,作业,设计,答案
  • cover
第十八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作业设计 {基本练习} 01.(前后衔接)在冬季,我们教室窗玻璃内表面会出现汽水,我还在上面作画试验过呢!听说在北方,冬天窗玻璃表面也会结霜,它会在哪一面呢?下列猜想及原因分析合理的( ) A.内表面,因为产生过程需要从房间吸热 B.内表面,因室内水蒸气更容易在玻璃处降温 C.外表面,因为只有低温水蒸气才容易凝华 D.外表面,因玻璃外表面的低温更易使水蒸气放任 02.如图是一冰雕作品效果图,家住哈尔滨市里的小明同学发现,当地气温持续在0℃以下,但冰雕作品仍会一天天变小,这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03.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下雪后,雪要_____(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04.(1)如图甲,在试管中放入一些干冰,再将气球紧套在试管口,过一会气球会鼓起来,这是由于干冰 _ 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充入的。 (2)放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乙,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上述变化时需要 _ 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使试管底部温度降低,从而导致 _ __(选填“二氧化碳”、“空气”或“水蒸气”)遇冷在外壁 _ 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霜。 05.(改编题)图乙为某同学探究“碘锤”实验装置。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你认为图 ___ (填“甲”、“乙”)更好,理由是这种加热方式不仅能 _____ ,还能确保碘不会 ____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会_____。 {实践与体验}课后家庭作业 06.制作雾凇盆景,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或其他热源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 【过程拍照录像留存】 {阅读与理解} 长时作业水循环 07.如图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凝成小水滴,大量小水滴悬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云;小水滴相互聚集,就会凝结成大水滴下降成雨。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成微小的冰晶,聚集后就变成雪花飘落大地。这些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依次写出上文划线部分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 (3)据报道: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经常出现严重的干旱,人们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_____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使高空中的水蒸气就_____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变为雨点落到地面。 (4)二选一 ①调查本地农田灌溉技术的主要方式,了解先进的灌溉技术,书写调查报告或调查方案。 ②同家人一起探究如何节约家庭用水?并将你的方案与其他同学交流 作业目标 对应作 业序号 作业目标完成情况 知识漏洞及整改措施 了解物质的固体和气体之间是可以直接转化的。 04 知道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要吸热,凝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