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数学(人教版)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统计案例 公司员工的肥胖情况调查分析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教材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教学目标 1.通过一个完整案例,经历统计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法、数据直观图表的表示方法和数据统计特征的刻画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模拟等活动,积累数据分析的经验,培养数据分析的素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了解统计报告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素养。 2. 体会统计方法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正确了解样本和总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1. 体会统计方法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正确了解样本和总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设置情境“大数据与电子商务配合的统计案例”,提升学生兴趣,同时提出问题:你知道如何撰写一份统计分析报告吗?一份完整的统计分析报告主要由标题、前言、主体、结尾四部分构成,并简单阐述四部分要写的内容. 二、案例阅读 让学生自行阅读统计案例“公司员工的肥胖情况调查分析”,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同时让学生初步思考如何写这一份统计分析报告. 三、案例实战 列出完整的任务和要求,和学生一起完成这一份统计分析报告. 1.标题:我们是对该公司员工的肥胖情况进行统计,故标题可以选择“某公司员工肥胖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 2.前言:简单交代调查的目的、方法、范围等背景情况,使读者了解调查的基本情况。所以,在本报告中,前言由调查背景,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四部分组成。 (1)调查背景:应简单介绍我国人口胖瘦程度的现状,以及肥胖对人们的危害。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图9-1)显示,近年来,我国儿童与青少年、成年人肥胖人群的规模均逐年增长,同时,肥胖会增加各类疾病(图9-2)的患病风险. (2)调查目的:了解某公司员工的身体肥胖情况 (3)调查对象:该公司的全体员工 (4)调查方法:从公司员工的体检数据中,采用按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抽取90名男员工、50名女员工的身高和体重数据,计算得到男、女员工的BMI值。 3.主体:展示数据分析的全过程. (1)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来整理和表示男、女员工BMI值数据; 为了探索一组数据的取值规律,一般先通过表格对数据进行整理,然后通过图表直观地展示数据。 【思考】用于样本数据分析的统计图表有哪些? 有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频率分布直方图等. 在本次统计案例中,BMI值可以看成连续型数据,我们更关心男、女员工BMI值的分布情况,所以选择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来整理和表示数据.再对男、女员工BMI值的数字特征进行比较. 由图9-2(1)(2)可知,男、女员工的BMI值大部分都在正常范围内,男员工的BMI值绝大部分落在区间(15.65,25.65)中,女员工的BMI值绝大部分落在区间(13.75,25.75)中. 由图可知,男员工的BMI值在区间(15.85,25.85]内比较多,数据较集中,大于25.85的较少,而女员工的BMI值绝大部分落在区间(15.85,20.85]内,后面呈阶梯式下降. 总的来说,男员工的BMI值要比女员工的BMI值大一些,男员工的BMI值没有在区间(13.35,15.85]内的,而女员工的BMI没有落在(33.35,35.85]内的.男、女员工的频率分布直方图都不对称,都是右偏的,即男、女员工中都有偏胖的. (2)从样本数据中提取能刻画其特征的量,用于比较男、女员工在肥胖状况上的差异; 【思考】 (a)反映样本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量哪些?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b)反映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的特征量有哪些?有方差和标准差. (c)通过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规律,分析公司员工胖瘦程度的整体情况. 由表9-2可知,男员工的BMI值的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比女员工的大,但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