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享受音乐韵味 感受音乐形式 课题:《平安夜》 年级:五年级 教材分析: 《平安夜》这首歌曲是奥地利的一个小乡村教会的神父在1816年写的歌词,曲作者是当地一位默默无闻的音乐老师。这首歌曲只用了两个小时,在伴奏下,孩子们唱出了沁人心脾的优美旋律。歌曲旋律动听,歌词优美,音乐语言朴实无华,充满了安祥、宁静的感觉。 歌曲为降B大调、拍,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第一乐句先抑后扬,形成一个大的起伏,歌唱性极强;第二乐句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分句组成,带有叙述性,第三句是歌曲的高潮乐句,旋律在较高音区进行,格外明朗,似心潮澎湃激荡。高潮后的回转,旋律一路下行平稳地落在主音do上,舒展、平和地结束了全曲。歌曲的旋律完美地抒发了作者内心对和平与幸福的追求,带给人们祥和与安宁。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平安夜》。 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的创作经历。 2、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宁静、祥和的气氛。 3、会用竖笛吹奏旋律。 4、欣赏不同形式的《平安夜》,拓展学生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 1、用和谐、优美、宁静的声音演唱歌曲《平安夜》,表达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之情。 2、欣赏同一体裁的不同演奏形式,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1、用竖笛演奏歌曲旋律。 2、掌握歌曲X . X X的节奏。 教学用具:电脑课件、 竖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曲,体会情绪。 导语: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是因为有很多节日伴随着我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那些节日吗?你还知道外国的节日吗? 教师: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圣诞节是什么时候?(12月25日)圣诞节就和我们的春节一样,他们一家团聚,围坐在圣诞树前享受美好时光。圣诞节的前一夜被称平安夜。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和圣诞节有关的歌曲《平安夜》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谈起,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欢乐的、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欣赏音乐,听辨情绪。 教师:再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欣赏几个音乐片段,按老师的欣赏要求去听。 1、教师分别播放乐曲,让学生听辨情绪。(出示欣赏要求幻灯片) ① 《铃儿响叮当》 (欢快) ② 《森林狂想曲》 (热闹) ③ 《小星星变奏曲》 (优美) 【设计意图:在听赏音乐的同时,让学生听辫音乐情绪,感受音乐不同,所表达的情绪也不同。】 三、学习歌曲,感受情绪。 1、欣赏歌曲《平安夜》,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出示幻灯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培养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掌握歌曲情绪。】 2、完整的欣赏乐曲后,选择正确的答案。(安静的、详和的)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提供形容词,请学生在完整聆听后选择与乐曲相符的形容词,既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简单介绍歌曲创作过程故事(出示幻灯片)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歌曲创作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4、教师范唱歌词。 要求:① 歌曲是几拍子?( 强弱弱 次强弱弱 ) 板书: 平安夜 ↙↖ ↙↖ → → ② 找出歌曲出现最多的节奏型?( X.X X 8次 ) ③ 师生划拍练习X.X X节奏型 。 5、播放歌曲伴奏,学生按节奏、划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6、学生跟范唱练习歌词。(学生唱时划拍,教师纠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划拍边唱,强化学生节奏感,便于分辨音符时值,利于准确演唱歌曲。】 7、教师范唱歌曲旋律。 8、集体跟范唱录音学习歌曲旋律。(学生边唱边划拍,教师纠正。) 9、乐曲的主旋律5. 6 5 3 . 共出现了几次?(4次) 【设计意图:在此之前的环节中,学生已多次聆听了主旋律,所以,这个问题的提出,就会降低难度,学生会很轻松的回答。】 10、竖笛吹奏歌曲《平安夜》旋律。 ① 学生自己用竖笛摆旋律。 ② 老师唱一句,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