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24929

9.2液体的压强教案(表格式)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日期:2025-05-1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778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液体,压强,教案,格式,教科,物理
  • cover
第九章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一、教材分析 液体压强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2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压强》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 学习本课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懂得不但固体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而且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为今后学习浮力、大气压强做好知识铺垫。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三、教学目标 1. 物理观念: (1)知道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3)学会使用U形管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2. 科学探究与科学思维: (1)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感受液体的压强。 (2)通过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熟悉使用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3. 科学态度与责任: (1)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认识规律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四、重难点 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大小。 难点: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和液体压强公式。 五、教具准备 PPT、瓶子、托盘、微小压强计、烧杯、水、盐水、玻璃管。 六、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引 入 帕斯卡仅仅用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播放视频 水可以把玻璃压裂是因为水的压强。我们今天一起探究一下液体的压强。 观看视频 引入新课 新 课 推 进 一、认识液体的压强 液体有很强的流动性,属于流体。在液体中,液体受重力,同时分子间会有相互的碰撞,液体压强由此产生。 液体作为流体,它的压强与固体有何区别? 1.探究液体压强的存在 (1)提出问题 液体对容器底,容器壁有压强吗?液体内部有压强吗?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实验、制定计划 请展示你们的设计方案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①液体对容器底是否有压强 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包上橡皮膜,另一端开口向上倒入水,观察橡皮膜的形变。 得出结论 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②液体对容器壁是否有压强 I.将侧面开口的玻璃管包上橡皮膜,另一端开口向上倒入水,观察橡皮膜的形变。 得出结论 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 II.将塑料瓶上下扎两个小孔,倒入水后观察水流出的轨迹。 得出结论 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 ③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 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包上橡皮膜伸入水中,观察橡皮膜的形变。 得出结论 液体内部有压强。 2. 液体压强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1)提出问题: 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可能与深度,液体的密度,液体的质量有关 (3)设计实验、制定计划 微小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使用前U型管两侧液面相平,伸入液体后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 请展示你们的设计方案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①同一深度液体压强的特点 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伸入液面下同一深度,改变探头的方向,观察并记录液面高度差。 得出结论 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②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