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章节复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两块等大的平面镜A、B直立在地面上,A、B高为1.05米,相距0.2米。有一束激光与竖直方向成45°角射到平面镜B的上边缘,经多次反射后射到地面。从第一次照射到平面镜B的上边缘开始计数,激光束射到地面时共经历的反射的次数为( ) A.4 B.5 C.6 D.7 2.为了便于爷爷读报,小亮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如图所示是爷爷使用放大镜看报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看到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C.报纸距放大镜应小于一倍焦距 D.报纸距放大镜应大于一倍焦距 3.如图所示某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作用是 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 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 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 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 4.两平面镜OM1、OM2之间夹角为θ,入射光跟平面镜OM2平行,经两个镜面两次反射后,出射光跟OM1平行,如图所示,那么此θ角应为( ) A.30° B.45° C.60° D.75° 5.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0° B.如果入射角是45°,折射角是3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75° C.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光线将会靠近法线折射 D.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变小 6.在区政府的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冠疫情在巴南区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小瑶出门前想看看口罩的佩戴是否符合防疫规范,于是她站在距竖直的平面镜前1m处,如果小瑶向平面镜靠近0.2m,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小瑶在镜中的像将变大 B.小瑶在镜中的像将变小 C.镜中的像将远离平面镜 D.小瑶与镜中的像相距1.6m 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B. 人在镜中成像 C. 建筑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D. 日食 8.2018年1月31日,天空出现了一场天文奇观﹣﹣“三月合一”,即月全食.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的迷人景象.月全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小孔成像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9.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②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则错误的是( ) A.实验①中,测得透镜焦距为10cm B.实验②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C.实验②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小于15cm D.若增大实验②中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小 10.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 A.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 B.故宫日晷晷针的影子 C.日全食 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二、多选题 1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路的原理制成的 B.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30° C.无论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其光路都是可逆的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2.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后,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形成蜡烛的像,下列原因中可能的是( ) A.蜡烛放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 B.蜡烛放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处 C.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D.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 三、填空题 13.教室中的屏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 使坐在各处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能使学生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14.如图,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中,将一端用半透明薄纸蒙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为了更清楚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