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90931

【核心素养目标】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六上 第9课 课题一《跟着蚕宝宝走世界·丝绸博物馆探秘》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5-15 科目: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328587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9课,教案,课件,跟着蚕宝宝走世界·丝绸博物馆探秘,课题,六上
    (课件网) 第九课 跟着蚕宝宝走世界 丝绸博物馆探秘 实 践 活 动 【浙科学技术版】六年级上册 内容总览 学习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知识拓展 03 我的研究我准备 04 课后作业 07 目录 课堂总结 08 我的计划我行动 05 我的成果我展示 06 学习目标 价值体认:通过学习丝绸博物馆和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技艺等方面,认识其在文化传承、历史保护、教育传播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责任担当:能够承担起传承丝绸文化、保护丝绸遗产的责任。共同传播中国丝绸文化。 问题解决:能够自行搜集资料解决在丝绸之路和丝绸文化探究中的困难。 创意物化:能够通过创意的方式将丝绸文化物化,让更多人了解、体验和参与其中。如小报、图画、书签,体验与丝绸相关的技术操作等。 新知导入 嗨,我是聪明可爱的蚕宝宝,勤劳的中国人民在很早以前就饲养我,并用我吐的丝织成丝绸。在西汉时期,人们就带着丝绸从长安(今西安)出发,走出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中国连接世界的通道。想对我有更多的了解吗 跟着我一起去走世界吧!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聊一聊 我的研究我准备 为什么蚕宝宝能走向世界 中国丝绸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常常听到的“丝绸之路”是什么 新知讲解 聊一聊 我 的 研 究 我 准 备 中国因植桑养蚕、缫丝织绸技术闻名于世,还被称为“丝国”。 当年,浙江的丝绸是不是先运到西安,再从“丝绸之路”走向世界的呢 新知讲解 聊一聊 我 的 研 究 我 准 备 丝绸作为重要的贸易产品,从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被运往国外。 我搜索到河姆渡遗址、良渚文化遗址中都出土了与桑蚕丝织有关的文物,浙江果然是“蚕桑之乡”“丝绸之府”。 新知讲解 小知识1:“丝绸之路” 古代“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一通道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出产的丝绸。 新知讲解 小知识1:“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张骞出使西域 我的研究我准备 新知讲解 跟着蚕宝宝去走世界,可以研究些什么呢 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确定研究主题,并制订一份探究计划吧! 想一想 我的研究我准备 新知讲解 想一想 博物馆探秘 饲养蚕宝宝 我的研究我准备 新知讲解 想一想 调查丝绸市场 重走“丝绸路” 我的研究我准备 新知讲解 小组活动计划 想一想 活动主题 研究饲养蚕宝宝的生活环境 活动过程 确定研究目的、制定研究计划、实地观察蚕宝宝生活环境。 小组分工 观察记录员、数据分析员、研究报告撰写人员。 研究内容 研究蚕宝宝的生活习性、饲养环境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研究方法 实地观察、数据统计分析。 新知讲解 小知识2:丝绸是怎么来的 丝绸的制作要经历蚕茧、缫丝、织造、染整、成品五个阶段。 蚕茧 缫丝 织造 染整 成品 新知讲解 小知识2:丝绸是怎么来的 蚕茧:蚕宝宝从蚕卵孵化后,以桑叶为食,经过四次蜕皮开始吐丝结茧。茧是由一根300~900米长的丝织成的。 缫丝:将选好的蚕茧经过高温蒸煮之后,进行抽丝剥茧。 织造:将生丝加工后分成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按一定规律交织形成丝织物。 新知讲解 小知识2:丝绸是怎么来的 染整:是对纺织材料进行以化学处理为主的工艺过程,包括精炼、漂白、染色、印花、整理等工序。 成品:成品丝绸包括十四大类,分别是纺、绉、缎、绫、纱、罗、绒、锦、绡、葛、绨、绢、绸、呢。 我的计划我行动 新知讲解 做一做 蚕宝宝身上藏着许多秘密,在各地的专业博物馆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