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09549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文言文、诗词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4183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文言文,答案,阅读,诗词,训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文言文、诗词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解释加点字。 (1)未成,弃去 (2)逢老媪方磨铁杵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3.由本文演变而成一句民间俗语,这句俗语是 。 4.这则故事中告诉我们的是( ) A.针都是铁杵磨成的。 B.老妇人用铁杵磨成针,说明她技术很高。 C.做事要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 课内外阅读。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5.翻译下列句子。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6.车胤“囊萤夜读”的原因“ ”。从“ ”想象到车胤在艰苦的环境中刻苦学习的画面。从“ ”一词感受到了车胤勤奋学习的精神。(用课文原句) 7.积累带有“勤”的四字词语: 、 。 8.你知道的关于古人读书的故事一定还有很多,请写出其中的一个故事。 策略品鉴。 胤/①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②不常得油,夏月/③则/④练囊/⑤盛/⑥数十萤火/⑦以/⑧照书,以/⑨夜继日焉。 9.读通课文,选字音。 胤(yìn yìng) 倦(juàn jùn) 10.初读文,我知道“恭勤不倦”的“倦”为“疲倦”“家贫不常得油”的“贫”为“ ”,我会用 的方法读懂意思。 11.文中的9处停顿,我觉得,只有其中的第( )处不合适。改正过后再朗读,我就发现自己已经能读好停顿了。 12.老师教过“提问悟理”。我问: _____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是平常,我会_____,但这是在考场啊,我只能_____。我明白了“恭勤不倦”和“博学多通”是(转折 因果)关系,用关联系组句成: _____胤恭勤不倦, _____博学多通。 13.老师是按照“读通课文—( )—( )—提问悟理”四步教的,我们可以按这四步学习文言文( )。 14.我来背诵。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 焉。读古文,头脑中浮现出对应的两个成语: 、 。 阅读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②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⑤作而不求偿⑥。主人怪⑦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⑧以书,遂成大学⑨。 【注释】①逮:到,及。②穿壁:在墙上凿洞。③大姓:大户人家;有钱的人。④文不识:邑人的名字。⑤佣:雇佣。⑥偿:报酬。⑦怪:以……为怪。⑧资给:资助,供给。⑨大学:大学问家。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以书映光而读之 (2)衡乃穿壁引其光 (3)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4)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6.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7.这个成语故事主要写了匡衡少年时 、 件事,表现了匡衡 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为我们树立了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王育苦学 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③,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将鬻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官至太傅。 (选文有删改) 【注】①豕(shi):猪。②鬻(yù):卖。 18.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育常有暇拾薪(空闲,没有事的时候) B.闻而嘉之(用鼻子嗅) C.育遂博通经史(于是,就) 19.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20.王育的“苦学”主要体现在 、 两件事上。 21.郭子敬赞赏王育是因为( ) A.王育是个孤儿,家里很贫穷,小小年纪就给人放牧。 B.王育收集柴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