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或a1>0,00且q≠1)常和指数函数相联系. 等比数列前n项和Sn=·(qn-1)(q≠1). 设A=,则Sn=A(qn-1)也与指数函数相联系. 3.整体思想:应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常把qn,当成整体求解. 环节二 观察分析,感知概念 例10如图4.3-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cm,取正方形ABCD各边的中点E,F,G,H,作第2个正方形EFGH,然后再取正方形EFGH各边的中点I,J,K,L,作第3个正方形IJKL,依此方法一直继续下去. (1)求从正方形ABCD开始,连续10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 (2)如果这个作图过程可以一直继续下去,那么所有这些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将趋近于多少 分析:可以利用数列表示各正方形的面积,根据条件可知,这是一个等比数列. 解: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后继各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为,,…,,…,则. 由于第个正方形的顶点分别是第个正方形各边的中点,所以. 你能说明理由吗? 因此,是以25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设的前项和为. (1). 所以,前10个 ... ...
0且q≠1)常和指数函数相联系. 等比数列前n项和Sn=·(qn-1)(q≠1). 设A=,则Sn=A(qn-1)也与指数函数相联系. 3.整体思想:应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常把qn,当成整体求解. 环节二 观察分析,感知概念 例10如图4.3-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cm,取正方形ABCD各边的中点E,F,G,H,作第2个正方形EFGH,然后再取正方形EFGH各边的中点I,J,K,L,作第3个正方形IJKL,依此方法一直继续下去. (1)求从正方形ABCD开始,连续10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 (2)如果这个作图过程可以一直继续下去,那么所有这些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将趋近于多少 分析:可以利用数列表示各正方形的面积,根据条件可知,这是一个等比数列. 解: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后继各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为,,…,,…,则. 由于第个正方形的顶点分别是第个正方形各边的中点,所以. 你能说明理由吗? 因此,是以25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设的前项和为. (1). 所以,前10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