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96767

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6695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届,解析,原卷版,试卷,历史,文综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4年4月20日9:00—11:30】 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春秋时期“齐有彗星”,齐侯以祭祀祛除不祥,晏子说“无益也,祗取巫焉”,认为“祝史之为,无能补也”。面对水灾,百姓祭祀神龙时,子产指出神龙与水灾无关,坚持“吾无求于龙”,不必祭祀。这反映出当时( ) A. 礼乐制度受到冲击 B. 德治思想成为主流 C. 人文意识逐渐萌发 D. 祭祀传统遭到背弃 2. 秦朝在兴建公共工程时,工程效能非常高,如秦直道施工大体两年完成。汉惠帝时期,长安城的修建“四年就半,五年六年成就”,春季施工往往“三十日罢”,在工役调发的规模及工期的确定都很有节制。这一差异体现了秦汉( ) A. 行政效能的高低 B. 经济实力的差距 C. 集权程度的不同 D. 施政理念的差异 3. 古代科举经历了从唐代考试科目众多到宋代以后进士科一科独大,考试内容从考“十二经”“三史”等到只考“四书”“五经”的过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选官程序的完善 B. 主流思想的强化 C. 社会结构的变动 D. 文官政治的发展 4. 下图为宋明以来中国核心区变化,这一变化( ) A. 推动了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B. 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C. 削弱了中央对江南控制 D. 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5. 梁启超认为,必须等到多数国人具备公益心、自治力的国民资格,才能有国民政治。革命党人强调“建设新政府之模范,即为开浚人民之政治思想,培养人民之政治智识,习练人民之政治能力之一大机关”。二者的分歧在于( ) A. 革命与改良孰重孰轻 B. 平民与精英孰优孰劣 C. 立宪与共和孰是孰非 D. 启蒙与变革孰先孰后 6.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明确提出将传单和标语作为抗日宣传的重要载体。除此以外,党组织还利用东北民俗传统节日开展宣传工作,潜入秧歌队、高跷队、灯会、庙会和戏院中开展秘密宣传。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 贯彻全面抗战 B. 落实统一战线 C. 注重社会动员 D. 宣扬传统文化 7. 下表是新中国初期四川省大竹县大鹿山村粮食产量对比表(单位:石) 主粮 类别 1951年 1952年 水稻 互助组 4813.85 5923.79 单干户 400.90 384.30 玉米 互助组 20259 436.55 单干户 20.19 33.29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A. 土地改革推动生产的发展 B. 尝试变革农村的生产关系 C. 农业合作化运动成效显著 D. 包干到户提高生产积极性 8. 下图是1981年出版的《做新时期的好儿童,作未来科学的主人》宣传画,将儿童置于现代科技的大背景之下,画面构图简洁,色调温暖,既面向大众又契合了时代主题。该图折射出当时( ) A. 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性 B. 现代主义美术的实用性 C. 向科学进军口号的时代性 D. 科教兴国战略的社会性 9. 高尔吉亚指出,演说术就是一种用以在法庭、议事会和公民大会中说服陪审员和其他听众的能力,演说家可以运用这种能力实现个人利益:柏拉图认为,政治演说者会像“诗人”一样取悦雅典公民,以谋取私人利益。这反映出雅典( ) A. 公民是民主政治基础 B. 极端利己之风盛行 C. 智者学派雄辩术的完善 D. 精英政治色彩浓厚 10. 黑奴贸易是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1680--1780年间,运入西印度群岛英属殖民地的奴隶约二百五十万人。但到19世纪初,欧洲各国相继宣布禁止贩奴,丹麦在1802年、英国在1807年相继出台了贩奴的禁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