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41042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时作业(含答案)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7590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高中,2019
  • cover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相对于英国君主立宪制,我们又习惯地称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的君主立宪制为二元君主制。这里的“二元”应指当时德意志帝国的( ) A.皇帝和宰相 B.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C.皇帝和议会 D.行政内阁和联邦议会 2.18世纪末,俄国国内市场的粮食需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而上升。19世纪中叶,俄国市场上的粮食有90%来自地主的庄园。列宁对此评价道:“地主为出卖而生产粮食(这种生产在农奴制后期特别发达).这是旧制度崩溃的先声。”对列宁所说的“生产”起推动作用的是 A.市场和工业生产的发展 B.俄国的农奴人口比重大 C.农奴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D.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加强 3.1862午,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在议会演说中疾呼,“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他所说的“重大问题”,是指 A.建立民主政治 B.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 D.抵制工人运动 4.恩格斯说:“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按照俾斯麦的‘手段剪裁’的。”这实际上说明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A.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B.具有民主主义色彩 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D.议会掌握着立法权 5.某法律文件这样规定:未经国会认可,各州不得与外国缔约、结盟或参战、征兵、征收关税等。如果没有征得到9个州的同意,合众国国会不得擅自行使从经济、金融、法律到军队建设等多方面的权力。该法律文件的规定(  ) A.体现了邦联制的特点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兼顾中央与地方利益 D.体现了联邦制的原则 6.1689年后,威廉将国内事务委托玛丽女王与大臣组成的内阁委员会,外交事务则由其全权负责。1701年,享有外交权力的君主必须在内阁建议下进行决策,最终交付议会核准。1702年,安妮女王在位,绝大部分的外交决策实际上由大臣们承担,她也满意于依赖她的大臣。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国王仍旧保留了某些名义权力 B.英国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形成 C.英国君主立宪政体进一步发展 D.权力之间实现了制约与平衡 7.可用“民族危机”“改革”“工业化”“军国主义”等关键词评价19世纪的国家是 A.中国 B.俄国 C.德国 D.日本 8.传统观点认为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后来有学者通过对双方阵营社会成分的分析,提出英国革命不是一次阶级革命;还有学者认为英国革命具有清教和宪政的双重属性。据此可知,关于英国革命的认识 A.随时代发展历史解释日益多元 B.说明研究者的立场影响历史事实 C.因研究视角的拓展而渐趋真实 D.后期史学家的研究更加科学合理 9.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 A.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B.皇帝个人权力强大 C.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D.分权制衡体制成熟 10.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据此可知三次议会改革(   ) A.逐步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B.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 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D.是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核心 11.有学者认为:“似乎十分有悖常理但又千真万确的是,对西方实际统治的反抗已大大有助于完成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征服。”符合文中所说的“反抗”包括 A.明治维新以及五四运动 B.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C.洋务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和美国独立 12.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法国经历了君主立宪、共和国、帝国、波旁王朝复辟等政体,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近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