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65402

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二课时 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5-05-0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1602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密度,解析,试卷,课时,第二
  • cover
质量与密度 密度及其应用 夯实基础 1.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为了粗测湖水密度,某兴趣小组取体积为200cm3的湖水,测得其质量为206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与体积有关 B.密度与质量有关 C.湖水密度为1.03×109kg/m3 D.湖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在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应该先测小石块的体积,再测它的质量 C.用调好的天平测量时,小石块应放在右盘 D.小石块浸没到量筒的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的密度偏小 3.如图为小明同学在探究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体积为1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18g ②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质,甲物质的体积较大 ③乙物质的密度是甲物质密度的2倍 ④质量均为12g时,甲物质的体积比乙大20cm3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4.小明利用托盘天平和图甲所示的注射器测量鸡蛋清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    台面上,把    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了如下操作: A.用天平测出注射器的质量为10g; B.用注射器吸取部分蛋清,从注射器上读出体积为16mL; C.用天平测出蛋清和注射器的总质量为m,如图丙所示,m=   g;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蛋清的密度ρ=   g/cm3。 (3)实验后,小明发现注射器的尖端还有一点小“空隙”,“空隙”里也充满了蛋清,这会导致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    。 5.为测量某液体的密度,物理老师将体积都为V的水和待测液体倒入相同的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在已经调平的天平两端,左边是水,现象如图所示。 (1)为了让横梁恢复平衡,应向    盘加砝码;若加上最小砝码后,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 (2)天平再次平衡时,所加质量(含游码读数)为m加,则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6.一只质量为60kg的医用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ρ.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为35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ρ,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 A. ρ B. ρ C.ρ D. ρ 7.某同学在野外捡到一块小石块,在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活动中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如图甲所示,在托盘秤上放一只盛了适量水的容器,托盘秤的示数为1kg; ②用细线将该石块系住,手握细线将石块慢慢放入水中(水不溢出),当石块浸没到如图乙所示位置,稳定后托盘秤的示数是1.1kg; ③如图丙所示,松手后该石块沉到容器底部,稳定后托盘秤的示数为1.25kg。根据以上探究情况,求: (1)该石块的重力为    N(不需要计算过程)。 (2)该石块的密度(需要计算过程,可以用直接用第(1)问结果)。 能力提升 8.将50cm3的水与50cm3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测得混合液的总质量为90g,则混合液的密度(  ) A.小于0.9×103kg/m3 B.等于0.9×103kg/m3 C.大于0.9×103kg/m3 D.无法判断 创新思维 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5c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冰层的深度为14cm,冰层底面积为250cm2(已知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则冰层的质量 为 g,雪的密度为 g/cm3,这场大雪的降雪量    c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答】解: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的密度相同,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也与质量、体积不成比例关系,故AB错误; CD、湖水的密度为ρ===1.03g/cm3=1.03×103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