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9093

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142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 cover
五下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了解课文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杨氏之子语言风趣与幽默背后的机智之处,明白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 3.能够提升语言水平,在风趣、幽默的同时,又不失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杨氏之子语言风趣与幽默背后的机智之处,明白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 难点: 能够提升语言水平,在风趣、幽默的同时,又不失德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读课题,说说对课题的理解。(板书:杨氏子)介绍出处《世说新语》及“言语”篇相关内容。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 3.学生分享,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4.学生朗读,纠正读音“为”和“应”,指导读好下面两句话: (1)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5.学生挑战朗读,反复诵读,助力背诵。 板块二 深入研读,突破目标 1.亮出目标———感受风趣的语言。 2.默读全文,说说这个故事好笑吗?好笑在哪里? 3.生读,反馈情况。 4.重返幽默现场。 事情因谁而起? 又因谁而终? 在此过程中,杨氏之子的机智体现在哪里?(抓“应声”,说明反应快速;拿“姓氏”回击,这叫针锋相对,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用魔法打败魔法。)(板书:快速反应 针锋相对)杨氏子的机智就体现在他能快速反应、针锋相对,非常精准地予以回击。(板书:精准) 5.如果给杨氏子的表现打个分,满分十分,你会给他评几分?为什么?(生答) 板块三 补充资料,思考辨析 师:大家都给杨氏子给予了高度评价,有没有人有不一样的看法的?(生答) 1.补充资料———两人的结果。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孔子第26代后人。任吴郡太守,后迁尚书,掌管刑法。死赠光禄勋,谥“简”。(善终) 杨氏之子:传闻为杨修,字德祖,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簿。后被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杀害,死于公元219年,卒时方44岁。(未得善终) 师:其实,风趣幽默应该不仅仅只是精准,更需要得体、大方。 2.补充资料二———马克·吐温的故事。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到某地旅店投宿,他在服务台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 马克·吐温对服务员说:“早听说贵地蚊子十分聪明,竟会预先来看我登记的房间号码,以便晚上对号光临,饱餐一顿。” 服务员听后不禁大笑,立马进行驱蚊工作,为了不让这位博得众人喜爱的作家被“聪明的蚊子”叮咬。 师:这样的风趣幽默,你打几分?为什么?(生答)(板书:妥帖)正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所说的那样:“语言是有德性的,语言的德行就是‘精准妥帖’。”杨氏子的语言无疑是相当精准的,但是是否妥帖值得我们思考。(板书:?) 3.回扣单元导读页。 师:我们在回看本单元的单元导读页。读一读这句话: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这份智慧既是快速反应、针锋相对的精准,更是语言得体、大方的妥帖! 课堂总结: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做个风趣、幽默,而又不失德性的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