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7313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147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 cover
四上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咱们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要播出一档节目,叫做《典籍里的故事》,节目组正在全校海选故事内容,那老师今天要给大家推荐一部典籍《世说新语》,这部书中有许多小故事,而这个人的故事绝对可以让咱们班的同学在节目中大放异彩。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他单字一个戎,姓王,你们能大声喊出他的名字吗?对了,他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王戎,现在就让我们去了解王戎小时候的一个故事《王戎不取道旁李》。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指生读课题,读准字音,读好停顿,一起读。 3.指生说课题意思,重点理解“道旁李”和“取”的意思。 4.再次齐读课题。 二、读通文言故事初识王戎 1.初次读文,自由读三遍,读准字音,注意加注拼音的字的读音。 (1)指生读,师生点评。 (2)讲解“折”的读音。 2.再读课文,读出停顿。 (1)指生读,师生点评。 (2)根据划分的节奏自由读、指生读、齐读。 (3)去掉节奏线读。 【设计意图:学生初读古文,读准字音,正确停顿,初步感受小古文的韵味。】 三、读懂文言故事讲述王戎 1.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自由读文,带着学过的方法理解文意。 重点讲解“诸”“游”“竞”的意思,关注“诸儿竞走取之”“人问之”“取之”三句中“之”的意思。 3. 理清故事情节。 4. 同桌合作说故事,一人读句子,一人说大意。 5.指生连起来讲故事,师生点评。 6.选角色复述故事。 【设计意图:理解难理解的词语,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清楚,选角色复述故事,初步感受王戎的人物特点。】 四、对比朗读文句评价王戎 1.再次读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表现。 (1)指导朗读第二句“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A.面对道边李,王戎和诸小儿有何表现? B.指生读,师范读、指生读、齐读第二句。 (2)指导朗读第三句“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A.别人问:“———?” 戎答曰:“ ———。” 别人又 ——— 地问:“你没摘,也没吃李子,为什么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呢?” 王戎———地答道:“———。” B.指生读,师范读,齐读第三句。 (3)指导朗读第四句“取之,信然。” A.诸小儿摘来李子尝了后,会有什么反应,怎么说,怎么做? B.指生读、师范读、齐读。 (4)带着这些体会一起再次读文。 (5)通过反复的读,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王戎?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朗读感悟人物的形象,引导学生思考“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五、背诵文言故事赞颂王戎 1.填空背文。 2.连环画背诵。 【设计意图:熟读成诵是本课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两种背诵方式,给学生以抓手,能尽快完成背诵任务。】 六、总结全文 完成了这一系列任务,我们已然可以讲好《世说新语》这部典籍里的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你们就用这个故事去应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脱颖而出,期待你们在《典籍里的故事》节目中的精彩表现!如果还想再了解其他人物故事,就请大家去读读《世说新语》这部典籍,从中定会汲取更多智慧。 【设计意图:积累诵读,拓展阅读,升华主题,体会文学经典的魅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