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9358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406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古诗词,首长,相思,教学设计
  • cover
长相思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生能流利朗读并背诵《长相思》,理解词句的基本含义。 2. 技能目标:学生能通过注释和资料理解词中的情感表达,学会分析诗词的意象。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热爱,培养对家乡、亲情的深厚情感。 二、教学重点 1. 分析词的上、下阙,理解行军艰难与思乡情感的交织。 2. 体会词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感受词的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体会词中“一程”“一更”反复使用所蕴含的深远情感。 2. 培养学生通过诗词描绘的场景,想象并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地图导览 ① 展示中国地图,标注榆关位置,讲解其作为边关的重要性。 ② 引导学生跟随词人行军路线,想象长途跋涉的艰辛。 (2)故事分享 ① 讲述古代文人离家从军或求学的故事,如李白的《静夜思》。 ②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或家人离家的经历,激发共鸣。 (3)情感共鸣 ① 分析《长相思》首句“山一程,水一程”,引导学生体会离家的漫长与不易。 ② 提问:如果你们身处这样的旅程,会有什么感受?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一)的教学过程旨在通过地图展示和故事分享,帮助学生建立对《长相思》背景的初步认识,同时通过情感共鸣,让学生感同身受地理解词人离家远行的复杂心情。通过引导学生分享个人经历,使课堂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与理解 (1)朗读与发音 ① 学生跟读,教师示范,重点标注“那畔”“聒碎”等词的读音。 ② 分组比赛,看哪组能准确无误地读出全词,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2)描绘词中画面 ① 学生闭目聆听教师朗读,尝试在脑海中构建词中的山水、风雪场景。 ②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词中所见,如“我看到一座座山,一条条河,还有漫天的雪花。” (3)关键词理解 ① 教师解释“一程”“一更”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行军的漫长与艰辛。 ② 分析“夜深千帐灯”中的“千帐”,讨论它所代表的宏大与孤独。 (4)情感初体验 ① 学生尝试用第一人称讲述词中情景,如“我身处异乡,夜晚看到这么多灯火,心中却更加思念家乡。” ② 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梦不成”的体验,激发共鸣。 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长相思》的意境,理解词中的关键字词,同时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初步体验词人的情感,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三)探究词意与情感 (1)词句解析 互动讨论 提问:为什么词人要反复使用“一程”“一更”?这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这两个词的重复使用,强调了路途的漫长和时间的推移,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 ② 情感转折 分析:“夜深千帐灯”描绘了夜晚营地的壮观景象,但与“故园无此声”形成对比,词人的情感由壮丽转为哀伤,表达了对故乡宁静的怀念。 (2)情境再现 画面描绘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词中描述的场景,如风吹动帐篷、雪花纷飞的夜晚,让学生描述自己心中的画面。 ② 情感共鸣 学生分享:如果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如何表达这种情感? (3)情感升华 ① 深化理解 教师解释:词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思乡之情,更展现了边疆将士们共有的思乡之苦,使情感更具普遍性。 ② 情感迁移 情境假设:如果词人是你的亲人,你会如何安慰他?让学生尝试从亲人的角度给词人写一封回信,表达安慰之情。 这部分教学过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句的含义,通过互动讨论和情境再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通过情感升华和情感迁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体会词人的情感世界。 (四)互动体验 (1)词意画境 ① 展示图片: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山”“水”“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