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6833

23《黄继光》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225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黄继光,教学设计
  • cover
四下23《黄继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在四年级以前为数不多,但是从四年级开始,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逐级增多,到了六年级上册和下册时,还专设一个单元进行讲述。因此,四年级是革命文化从单篇走向单元的的重要过渡。《黄继光》选自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是一篇略读课文,它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英勇牺牲的事迹。若只学这一篇,学生会单纯地认为黄继光是一个“非常之人”、是“特例”,进而降低对英雄的认可度。为此,教师要直面教学困境,充分领会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价值,要在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的基础上,把“再读其他英雄人物故事,和同学交流”以及“阅读链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进行统整。引导学生从学习一篇课文、一个人物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类文章、一群人物,将学生思维从纵深处推进。 【学情分析】 学生对“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597.9 高地”等并不熟悉,文中所叙述的历史事件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也比较久远,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尤为关键。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对文中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主动搜集和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2、通过反复朗读黄继光的语言、动作描写,感受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通过小组任务群学习,明晰不同领域的英雄故事,由浅入深地领悟英雄的内涵。 4、在读写结合中学习分析与评价英雄人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在反复朗读黄继光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难点:练习写几句墓志铭。 【教学时数】 1 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枚抗美援朝烈士勋章、制作“学力单”、课件及相关影视资料。学生准备:根据“学力单”的学习提示,进行课前自学;搜集相关资料、观看电影《上甘岭》。 课前自学要求: 1、根据导读提示自学课文,运用本单元的学习过的语文要素,找出文中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句子,把自己体会写在书上,可以是几个词,也可以是一两句话。 2、你对文中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了疑问,查找资料后了解了哪些历史知识,尝试着在书上做做标记和记录。(设计意图:课前自学有两个任务,一是自读体会,抓住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体会英雄气概,这是对本单元语言要素的落实和巩固;二是主动质疑,鼓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的方法,主动了解历史背景、战争术语等知识。)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一枚闪亮的勋章课前热身,转轴拨弦三两声 (出示课件)限时背诵表现英雄气概的四字词语:奋不顾身 冲锋陷阵 赴汤蹈火 英勇顽强 无所畏惧临危不惧 义无反顾 慷慨就义 舍身忘死 永垂不朽(设计意图:直接聚焦“英雄气概”的四字词语,并进行限时背诵积累,在学习语言与体会人物形象之间,为后续的语言训练提供知识储备。) 一、谈话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出示徽章,徽章上刻着 8 个闪亮的毛体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孩子们,这枚闪亮的徽章是一位烈士的遗物。69 年前,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他的主人连同 13.3 万优秀中华儿女,为打击侵略者、保家卫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今天,让我们跟随这枚勋章走进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去认识抗美援朝特级 战斗英雄黄继光。(设计意图:一枚真实的勋章,拉近学生与黄继光的距离,让学生一下子就联想到那个战火纷飞的战场,引入新课,为后面体会他的英雄气概作准备。) 二、聚焦言行,轻拢慢捻抹复挑过渡:带着这枚勋章,让我们穿越回 69 年前的朝鲜战场上 (出示有关上甘岭战役一组数据材料),快速默读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一组数据:在上甘岭战役中,敌人调集大炮 300余门,坦克 170多辆,出动飞机 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 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 190余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