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8872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说课课件+知识点汇总(共30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6417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PPT,30张,汇总,知识点,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023-2024年部编版语四年级上册说课稿及知识点汇总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说课稿和知识点汇总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和课后作业及答案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本课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这首诗不仅写出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它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可说是气象万千,不可胜数。奇怪的是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 二、说学情 孩子们已经有四年的学习经历,学生已经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和习作过程中要继续培养学生写规范字的习惯,具备了朗读课文的能力,能够初步把握文章大意,体会重要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能力目标】: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读懂古诗的意思。 【情感目标】: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阅读感悟法,直观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爬山吗?谁来说说你爬过什么山?爬到山顶了吗?在山顶你看到了什么?在山脚下呢? 2.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庐山看看。 出示(课件1:望庐山瀑布) 3.宋代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写下了五首游记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首《题西林壁》。(板书课题) (二)、欣赏古诗,引导自学 1.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2.《题西林壁》谁说说什么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3.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古诗。(课件) 欣赏古诗的同时,可以小声的跟读,注意读准字音。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读古诗。并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的插图,理解诗意。 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通读全诗,注意正音。 2.小组合作探究诗句的意思。 (四)、理解古诗,感悟诗境 1.学好了吗?作者看到的庐山什么样?谁能读读相关的诗句。 (出示诗句前两行) 横看、侧看是怎样看 (结合观察物体理解横看即从正面看) 从正面看到的是“山岭”从侧面看到的是“山峰”。那什么是山岭什么是山峰? 同学们描述的还是不够形象准确。看老师的手势。 谁来形容一下山岭与山峰有什么不同?那连起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诗第一句,一边用手势来表示: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生:连绵不断(引导学生缓缓张开手臂,又做波浪状,表示山岭起伏);师:从侧面来观赏,庐山的山峰———生:高耸入云(直插云天)(引导学生双手搭成一个尖角,迅速上举)。 作者还从哪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