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8课时《16.4.2 科学记数法 》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口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借助学身边所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和感受较小数.探究绝对值大于1及绝对值小于1的数的科学记数法的异同点,以及处理方法. 学习者分析 通过探究绝对值小于1的数的科学记数法,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借助学身边所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和感受较小数. 2.并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较小数,并能比较大小. 教学重点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 教学难点 探究绝对值大于1及绝对值小于1的数的科学记数法的异同点,以及处理方法.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引入 师:什么叫做科学记数法?绝对值较大的数用科学记数法怎样表示?表示法中字母a、n有什么条件? 生:我们曾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大的数,即利用10的正整数次幂,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 a×10n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数,1≤∣a∣<10. 师: 请同学们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100 000;(2)15000;(3)3150000. 生: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各数. 师:如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值小于1的数? 学生活动1: 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学生通过已学习的知识经过个人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推导出本课新知. 通过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数的方法,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活动意图说明: 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借助学身边所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和感受较小数.探究绝对值大于1及绝对值小于1的数的科学记数法的异同点,以及处理方法.环节二:新课讲解 规律探究: 师:请同学们把下列小数先表示成分数再负整数指数幂的形式. 师:同学们根据上面的探究活动能得到什么一般性的结论? 生: 师:你能运用上面的探究规律把0.00001写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吗? 生:0.00001===10-5. 师:根据上述探究你认为如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 师:绝对值较小的数的科学记数法表示中,a,n有什么特点呢? 生:a的取值范围是:1≤∣a∣<10,n的取值为小数中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所有的零的个数.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时,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由原数左起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决定. 学生活动2: 学生相互交流. 学生可相互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强化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数的方法的理解. 活动意图说明: 导学生建立模型,鼓励学生大胆探索,通过把小数表示成分数和负整数指数幂的形式发现一般性的规律.环节三:例题讲解 例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5; (2)0.0024;(3)0.00036. 例2 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 (1)3.5×10-5; (2)– 9.32×10–8. 解:(1)3.5×10-5=3.5×0.00001=0.000035; -9.32×10–8 =-9.32×0.00000001=-0.0000000932 . 例3 某杆状细菌的长、宽分别约为2微米和 1微米(1微米=10-4厘米).如果一只手上有1千个该杆状细菌,它们连成一线的细菌最长是多少厘米?(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解:1000×2×10-4=0.2=2×10-1(厘米). 答:连成一线的细菌最长是2×10-1厘米. 学生活动3: 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规范解答,教师出示练习题组,学生尝试练习师巡视,个别指导. . 活动意图说明: 让学生在一定的数学活动中去体验、感受数学,通过对例题的解答使学生熟练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一个整数8155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1555×1010,则原数中“0”的个数为( ) A.4 B.6 C.7 D.10 B 2、某微生物的直径为0.000005035 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数为(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