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0218

2找春天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200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cover
《找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2.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象。 4.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教学重点: 1.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好,感受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2培养学生的主动观察习惯,激发他们发现生活中美的能力。 教学实录: 一、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1.播放轻快的春天音乐,展示一系列春天的图片,营造春天的氛围。 学生观察图片,聆听音乐,回忆春天的景象。 2.提问学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找春天》,谁能回忆起我们学过的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并组词。 学生积极回答提问,认读生字并组词。 二、深入课文,理解内容 1.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重语气和重音。 2.提问:“课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特征?你觉得哪些描述特别生动?”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的把握。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春天的感受和发现。 小组讨论后,学生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描述自己觉得生动的课文部分。 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图片。 4.仔细读文,发现早春的表达 (1)“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课文是怎么写春天来了的?请你找到相应的段落,读一读。 预设: 1-2自然段。 指导读出急切、喜悦心情。 第1自然段要读出兴奋,读出喜悦,语速要稍快,第2句要更高亢一点。第2自然段关键要读好3个表示动作的词组,语速要稍快,读出孩子们的急切与喜悦。 (3)男女读。 (4)“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你从哪儿发现了春天的害羞? (预设:春天并未全部展现出来,她不是一下子来的,她是慢慢来的。从“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可以看出来。) (5)春天像害羞的小姑娘,细心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她,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找到的呀?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预设1:学生找到“探出”、“早开”、“吐出”、“解冻”(动词),感受到早春景物不容易被发现。 预设2:我从“眉毛”、“眼睛”、“音符”、“琴声”,感受春天的活泼可爱。 预设3:我从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树木吐出点点嫩芽,看到了含羞的春天,从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的声音知道春天来了。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有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的图片,图文对照,加深学生的理解。 5.再次体会情感朗读(重读:看到、听到、闻到、触到)。 边做动作边朗读。 边画贴图边积累背诵。 三、拓展延伸,感受春天 1.布置任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春天的大自然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闭眼想象春天的景象,感受春天的气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想象和感受。 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描述春天的美景和声音。 3.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从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春天特征?” 思考并回答如何从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春天特征。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活动: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美好和观察大自然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以“我眼中的春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然后组成合作小组,开展活动。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