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2139

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231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 cover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15课《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誉、吾”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 1、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参透学寓言的方法。 2、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本课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其中“鬻、吾、弗”字音难读,通过词语教学进行正音。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有些字词的意思与现代文的意思完全不同,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或查阅工具书来理解单音节词的意思。 2.阅读理解抓住关键词句,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语言运用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达训练。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课前观看《郑人买履》动画故事。 板块一学习单元导语,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六单元,请大家齐读单元导语: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今天,我们就开始做一个跨越时空的小小故事家,从一个个智慧故事里,去发现思维的火花,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2、我们首先穿越到战国时期,来到楚国热闹的街市上。看,有个楚国人他在干什么?(他在卖矛和盾)书写矛和盾,指导书写要领。 3、认识一下什么是“矛”和“盾”。(出示矛和盾的图片) 4、观察矛和盾各有什么特点。(矛的前面尖尖的,是用于攻击敌人的一种兵器。盾是圆圆的,或者是方形的,是用于防御敌人的一种兵器) 5、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自相矛盾)。 板块二走进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作为一个故事家,要想讲好这个故事,首先我们必须熟悉故事的内容,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先来了解故事内容。 2.请同学们先观察一下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课文全文) 指名学生回答(这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应该怎么读?指名试读。 课件出示: 鬻盾 吾盾 弗能 夫 文中出现了几个生字比较难读,先指名学生读,师相机正音,强调夫的不同读音。 4、再把生字送到文中去读,这次不仅要读准字音,还有读通句子,读准古文节奏。谁想来挑战以下?指名读,师配乐范读,学生练读。小组比赛读,南北战队比;友谊合作朗读,男女生先分再合。 板块三品读课文,讲寓言故事 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课文我们读了很多遍,那古文意思你读懂了吗?下面我们就来细细品读课文。 1.教师引导:楚国的集市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瞧,这个楚国人在卖力地吆喝生意,谁来帮他吆喝吆喝? 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教师:读这两句,你读懂了什么? 3.谁来帮帮这个楚人,帮他吆喝吆喝生意。 (指名学生上台表演读,再全班齐读) 4.楚人的一番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围观者,听了楚人的吆喝,有没有人买呢?(没有)你从书上哪个地方知道的? 出示: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1)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读好问句。 (3)假如你是一位孩子,你会说:叔———(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4)假如你是一位中年人,你会说:兄弟———(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5)假如你是一位老人,你会说:年轻人———(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5.那个卖矛和盾的楚国人又是什么反应呢?课件出示:其人弗能应也。从这句话中你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