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弧度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 能力与素养 ⑴ 理解弧度制的概念; ⑵ 理解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关系. (1)会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2)会利用计算器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与计算工具使用技能.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难点 弧度制的概念,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1弧度角的定义的理解. 教材分析 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角的度量单位,并且上节课学了任意角的概念,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基本单位转换方法,并能体会不同的单位制能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本节课作为三角函数的第二课时,该课的知识还是后继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等知识的理论准备,因此本节课还起着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在初中学习了角度制度量角的大小,还学习了角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大部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角度值的知识,为学生学习弧度制打下基础,作为高一的学生,学生已具备一些基本数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数学素养,这对学习很有帮助.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情境与问题 日常生活中,有些量可以用不同的单位进行度量.如,度量温度可以用℃ (摄氏温度) 、 F (华氏温度) 、 K (热力学温度)等不同单位. 开尔文温度:T=t+273.15K 摄氏温度:t=T-273.15℃ 华氏温度:F=(9/5)t+32 在义务教育阶段, 用角度制来度量角.即把一个周角 360等分, 每一份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就是1°的角.用角度制度量角用的是六十进制, 而日常的运算多数是十进制, 能否建立一种十进制的度量体系来度量角呢? 在半径分别为1cm、2cm、5cm的圆中, 圆周角所对的弧长与半径之比分别为多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发现规律,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显然,半径分别为1cm、2cm、5cm的圆中, 周长为2πcm,周长为4πcm,周长为10πcm ,可见,在不同半径的圆中, 同一度数角的弧长与其半径之比是相等的. 在半径为r的圆中,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与半径之比为, 因此 x°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 l 与半径之比为. 即 x°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与半径之比仅与角的大小 x 有关. 因此,可以用弧长和半径的比值来表示这个圆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值. 规定,弧长等于半径(即) 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1弧度的角. 记作“1rad” (读作“1 弧度”) . 以“弧度”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称为弧度制 . 同时规定,正角的弧度数是正数,负角的弧度数是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零. 半径为r的圆中, 长度为l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大小为α, 那么. , 其中,角α的正负由角α的终边的旋转方向决定. 因为半径为r的圆的周长是2πr,所以周角的弧度数是,故有 360°=2π rad 或 180°=π rad. 由此可得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与思考参与概念形成,感觉知识形成乐趣. 温馨提示 用弧度制表示角时,可以省略单位“rad”.如“2rad”可以写成“2”. 但是,在用角度制表示角时,不能省略单位“°”. (三)巩固知识,典例练习 【典例1】把 100°转换为弧度. 解 100°=( 100°) 【典例2】 把转化成角度.. 解 【典例3】扇形的圆心角为α(0<α<2π) ,半径为r,弧长为l,扇形面积为S,求证:(1) l=αr ; (2) 证明 (1)因为,而0<α<2π,所以,即l=αr (2)因为圆心角为1 rad的扇形面积为 所以圆心角为α的扇形面积为 【典例4】 利用科学型计算器进行角度与弧度的转换: (1)把67°30′转换为弧度(保留到小数点后第2位); (2)把3.14rad转换为角度(保留到小数点后第2位). 分析 利用科学型计算器进行角度与弧度的转换时,应先确定角的度量单位.设置角的度量单位为 “度”或“弧度”的方法是:依次按键:SHIFT→MODE SETUP→3(角度制模式)或4(弧度制模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