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11370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221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 cover
《语文园地三》(共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音序查字法”选自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通过“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二”“字词句运用”栏目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汉语拼音字母表》,也认识了大写字母,为学习音序查字法做好了准备。教材提出“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等学习目标,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能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的目标,因此本课时的学习任务是了解“音序查字法”,初步学会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因为本学习内容相对知识性较强,趣味性不足,所以整堂课创设了跟着“黑猫警长学做小侦探”这一情境,通过案件串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解密了解案件”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母表》,在“微课学查字典破解线索”中突破“怎么查”这一难点,在“破解密码门”中巩固练习。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新知、掌握技能,感受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一)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根据拼音正确书写大写字母。 (二)了解“音序查字法”,在“破案”的情境中初步学会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三)感受“音序查字法”的乐趣,能在今后的学习中主动查字典。 三、教学重难点: (一)提高快速查找生字的能力。 (二)会读会背,养成积累古诗词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微课、板贴、学习单、《新华字典》2011年第11版。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趣揭题 1.创设情境,出示人物。 过渡:(出示黑猫警长)它可是森林里鼎鼎有名的侦探,让我们跟着黑猫警长去警察局,做一回小侦探吧! 2.引出话题,板书课题。 我是小侦探 (二)一扣“案件”,巩固音序表 (画外音:电话铃声响起)谁打来的电话?发生了什么事情? 1.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 过渡:想知道案情要先破解声音密码,瞧!声音密码就是《汉语拼音字母表》。 (1)多种形式熟读《汉语拼音字母表》: 教师提示:声音密码没有解开。警长先生说试着背诵才能解开。加油,小侦探们! (2)试背《汉语拼音字母表》。 2.案情一:鸡大婶的紫蓝色玻璃被盗。 鸡大婶:警长先生,出了怪事。我家玻璃窗上两片紫蓝色玻璃不知被什么人撬走了。 教师提问:谁偷了玻璃呢?瞧,这里有线索,是“巢cháo”,它想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看看接下去会发生什么。 (三)二扣“案件”,了解音序、音节 (画外音:电话铃声响起)这次是谁?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1.了解音序、 过渡:想知道这次的案情吗?不过也要破解密码,这次的密码是说出“巢”这个字的音序。(预设:“巢”的音序就是大写字母C) 小结:真棒,密码破解了!原来音序就是这个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 2.案情二:兔小姐花园里的花被盗。 兔小姐:警长先生,刚才我到花园里浇花,发现一朵最大最美的紫蓝色的牵牛花不见了。 过渡:原来又是一起偷东西的案子啊!它和鸡大婶家的玻璃被盗有关吗? 3.了解音节。 (画外音:电话铃声响起)又来电话啦!不会又是偷东西的案子吧? 过渡:想知道案情,老规矩,得先破译声音密码!瞧,声音密码是“巢”的音节。(预设:“巢”的音节是“chao”) 4.案情三:羊奶奶老花眼镜被盗。 羊奶奶:警长先生,我的眼镜不见了,一副浅蓝的老花眼镜。刚刚我在阳台上织林子,听见小孙子哭了,就摘下眼镜放在窗台,进屋子去抱小孙子······一眨眼工夫,我的眼镜不见了。 过渡:三起案子,都跟“巢”有关,看来破案要先知道“巢”这个字的意思!我 们可以请侦探秘籍《新华字典》帮忙。(板贴补充课题:“音序查字法”) (四)微课引领,学查字典 1.定音序。 和黑猫警长比赛,又快又对说出下面这些字的音序。 我W是S 小X 侦Z 探T 2.看微课。 微课演示“音序查字法”查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