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1965

6比尾巴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415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尾巴,教学设计
  • cover
《比尾巴》教学教案 一、学情分析: 1. 学生年龄特点: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动物有天然的喜爱,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吸引。 2. 识字基础:学生初步掌握一些汉字,但对偏旁部首和生字的书写、理解能力有限,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帮助记忆。 3. 语言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正在发展中,对问句的语调感知不强,需要通过朗读练习来提高。 4. 兴趣导向:学生喜欢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学习,对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更易接受。 5. 观察能力:学生对周围环境有初步的观察意识,但缺乏系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需要引导他们观察动物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生能正确读写“比”“尾”等生字,认识提手旁、八字头等偏旁。 2. 技能目标:学生能流利朗读课文,掌握问句的读法。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尾巴的好奇心,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 识字写字:掌握“长”“比”等生字的书写,理解字义。 2. 朗读训练:读好文中的问句,做到语调自然。 3. 偏旁部首:理解提手旁和八字头的含义,能识别相关汉字。 四、教学难点 1. 读好问句的语调,体会问答形式的趣味性。 2. 通过比较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互动猜谜 ① 老师说谜语:“小小伞兵,随风飘荡,落到树上,像把小扇。”(答案:松鼠的尾巴) 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说出松鼠尾巴的特点。 ② 快问快答:“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 学生快速回答,活跃课堂气氛,引入尾巴话题。 2. 动感音乐 (1)播放《小动物做游戏》的歌曲,歌词中包含多种动物。 学生随着音乐模仿动物的尾巴动作,如猴子摇尾巴、兔子抖尾巴等。 (2)教师引导:“你们刚才模仿了哪些动物的尾巴?它们的尾巴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享模仿的动物和尾巴特点,初步感知不同动物尾巴的差异。 (二)初读感知 (1)分段朗读 ① 教师示范: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学生模仿语调。 ② 学生试读:学生尝试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教师及时纠正发音。 (2)问答配对 ① 创设情境:教师将动物和对应的尾巴特点写在卡片上,学生抽取后进行问答配对。 ② 同桌互检:学生两两一组,一人提问,一人回答,检查对方是否记住动物与尾巴的对应关系。 (3)角色扮演 ① 分配角色:学生选择喜欢的动物,准备模仿动物的尾巴动作。 ② 表演展示:学生上台模仿动物尾巴,其他同学根据动作猜动物,增强记忆趣味性。 (4)语音标注 ① 重点标注:教师在黑板上标注问句的语调,如上升或下降的音调符号。 ② 学生标注:学生在课本上模仿标注,尝试理解并模仿问句的语音特点。 (5)反馈调整 ① 合作互评:学生互相听对方读问句,指出语调是否正确。 ② 教师点评:教师挑选几位学生进行点评,强调问句的语音特点,必要时进行示范。 (三)字词句教学 (1)生字游戏:动物尾巴接龙 ① 活动设计: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依次读出卡片上的字,如“长”“短”,并说出与之相关的动物尾巴特征。 ② 互动环节:学生接力描述,如“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增加课堂趣味性,巩固生字记忆。 (2)情境理解:动物世界探秘 ① 图片展示:展示猴子、兔子等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尾巴的形状和长度。 ② 词汇解析:教师解释“长”“短”等词的含义,如“长”表示尾巴的延伸度,而“短”则表示尾巴较短小。 (3)书写乐园:我是小小书法家 ① 示范书写: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比”“巴”等字的书写,强调笔画顺序和结构。 ② 实践操作:学生在田字格本上模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书写。 (4)句式探索:尾巴的比喻 ① 句子分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这样的比喻句,解释比喻的含义。 ② 创意表达:学生尝试用“好像”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