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2015

7操场上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409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场上,教学设计
  • cover
《操场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识记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模仿课文描述,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描述。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健康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识记和运用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如“跳绳”、“踢毽”、“丢沙包”。 2. 理解并模仿描述体育活动的句子结构。 三、教学难点 1. 分辨和运用“跳”、“踢”、“丢”等动词。 2. 体会体育活动的乐趣,表达对活动的喜好。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① 老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一次我们在操场上玩得最开心的时候吗?做了什么好玩的游戏呢? ②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操场活动经历,如“我跳绳跳了100个”、“我和小明一起踢足球”等。 (2)展示图片 ① 展示一系列操场活动的图片,如跳绳、踢毽子、丢沙包等。 ② 提问学生:谁能告诉我图片上大家都在做什么呢?(鼓励学生用课文中的词汇描述) (3)引入新课 ① 老师:看来大家在操场上都很开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操场上的活动,让我们一起看看课文里有哪些有趣的活动吧! ② 朗读课文标题《操场上》,引导学生一起跟读,初步感知课文主题。 (二)课文解析 (1)分段解读,提炼关键词 ①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教师逐句讲解,强调“铃声响,下课了”表示时间的信号。 ② 分析“操场上,真热闹”,引导学生理解“热闹”的场景,提问学生操场上的活动有哪些。 (2)动作描述的互动学习 ① 展示跳绳、踢毽、丢沙包的图片,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汇描述图片,如“我看到有人在跳绳”。 ② 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在操场上,模仿课文描述一个活动,如“我会踢毽,毽子在我的脚上上下翻飞”。 (3)拓展词汇,丰富表达 ①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动词,如“跳”、“踢”、“丢”,解释这些动词的含义和用法。 ② 励学生使用新学的动词创造句子,如“我还会跑步,像风一样在操场上奔跑”。 (4)角色扮演,加深理解 ①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选择一个操场活动,用动作和语言描述活动。 ② 观察其他组的表演,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子进行评价,如“他们跳绳的样子真棒,动作很协调”。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和运用新学的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生字生词学习 (1)字形分析与记忆 ① 以“操”字为例,讲解“提手旁”与“活动”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字义。 ② 分析“场”字的“土”字底,解释操场与空地的关系。 ③ 介绍“足”字的象形特点,让学生记住与脚部动作的关联。 ④ 通过动作演示,帮助学生记住“跑”字与跑步动作的联系。 (2)游戏活动:生字大挑战 ① 设计“找朋友”游戏,学生在卡片中找出与“操”、“场”、“足”、“跑”形近或同音的字,如“早”、“尺”、“捉”、“泡”。 ② “生字接龙”,学生依次说出一个与前一个字相关的生词,如“跳”、“绳”、“毽”、“沙”。 (3)情境应用 ① 用新学的生字组成短句,如“我在操场上跑步”,引导学生尝试用生字造句。 ② 情景模拟,学生用生字描述一个操场活动的场景,如“小明正在跳绳,小红在踢毽子”。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生字的字形和含义,还能在游戏中巩固记忆,同时通过情境应用,将生字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提高生字的运用能力。 (四)句子分析与活动实践 (1)动词与名词搭配解析 ① 选取关键词:选取“跳绳踢毽丢沙包”中的动词“跳”、“踢”、“丢”,名词“绳”、“毽”、“沙包”。 ② 分析动词:解释动词的含义,如“跳”是双脚离地的动作,“踢”是用脚接触物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