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5071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练习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263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练习
  • cover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东方pò xiǎo( ) ,又是zhǎn xīn( )的一天。我们走在公园里,看到几只hú dié( )在空中飞舞,飞累了就在yú shù ( )上休息,几位duàn liàn( )身体的老奶奶在悠闲地散步。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旖旎(nǐ) 颧骨(quán) 蚌壳(bènɡ) B.黯然(àn) 顽劣(lüè) 发怔(zhènɡ) C.虬枝(qiú) 踌躇(chú) 秉性(bǐnɡ) D.忌讳(huì) 擂鼓(léi) 监生(jiā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拟定 慰问 慈详 难堪 闲逛 B.绷带 肥沃 露馅 耻笑 惊疑 C.颤抖 眷恋 都督 声呐 坠落 D.由衷 脚腕 鲁钝 布置 锄头 3.下面是古人较早创造的“酌”字。根据古字“酌”的字形特点,联系“酌”的本义,可以分析出这个字的右边表示( ) “酌”的本义为舀取,又指斟酒、饮酒,引申为酒的代称。后还引申为度量、考虑之义。 A.酒杯 B.酒坛 C.木棍 D.舀酒的工具———勺子 4.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特大号) B.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技能,本领) C.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比喻两个人来回不停转动) D.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把头转向后方)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让人肃然起敬,他真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B.这两个小偷自以为配合得天衣无缝,没想到几天就被抓了。 C.地铁站里的人不可胜数,因为现在已是深夜,只有寥寥几个赶路的身影。 D.他头脑清楚,逻辑观念又强,分析问题往往一针见血。 6.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草船借箭》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是因为他知道三天后必有大雾,是借 箭的好时机。 B.汉字经历了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 C.《军神》一文通过记叙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为了不影响脑神经,拒绝用麻醉剂的事,表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 D.为了烘托人物形象,作者在《刷子李》中采用的对比的手法,将曹小三对师傅半信半疑的态度和刷子李艺高胆大的自信进行对比。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缩句) 2.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照样子,用具体事例写一写“静”) 夜深了,太安静了。 3.把句子补充完整。 读书犹如沐浴和煦的春风,使你神清气爽;读书犹如 ,使你 ;读书犹如 ,使你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人闲桂花落, 。 2. ,春风不度玉门关。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用两个连续性的动作表示诗人狂喜的诗句是: , 。 4.《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作者是 代诗人 。其中 “ , ”两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 五、语文与生活。 某电视台“视听阅读”板块开设了一个新栏目《读书访谈录》,首期活动围绕“读名著”展开,将邀请诗人、作家为嘉宾。假如你作为学生代表主持本次访谈,请你围绕这个话题设计两个问题向嘉宾提问。要求:紧扣话题,表述简明扼要。 1. 2. 六、课外阅读。 (一)汉文读物的特质 ①一切用汉字“写”成的读物,都称为汉文读物。它时包括古今,地涵盖中外,型不分集散,体无论科艺,言不别文白……汉文读物既具有一般读物的基本性质,又有其特质。 ②汉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世代传承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文字,因此,汉文读物有着悠远的历史源流。 ③汉文读物能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大的信息量,其信息密度高。有学者认为,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一个汉字字符所含的语义信息相当于3.7个英文字符所含的信息量。 ④汉文读物比拼音文字更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解形象生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