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59480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共23张ppt)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527746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3课,23张,欧洲,时期,中古
  • cover
(课件网)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文化:基督教会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 作战的人 劳作的人 祈祷的人 中古西欧的“三种人”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二单元 第3课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什么是“中世纪”?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魏晋南北朝) 14-15C 东罗马帝国灭亡/文艺复兴兴起 (明朝) 中世纪 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古代史 近代史 壹 西欧封建社会 一、西欧封建社会 产生 一、西欧封建社会 封君封臣制度 公元6-7世纪,罗马在西方已经不再拥有权威了。政治上的统一已经分解成蛮族国王和贵族的地方自治。 ———《欧洲中世纪史》 产生: 内容: 特点: 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等级森严,层层分封,土地为纽带 目的: 维护统治 依次互为主从,不可越级管理 土地和兵役的交换,是契约关系,是双向的权利义务关系。 实质: 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 名义上最高统治者 被统治者 统 治者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中世纪谚语 【学思之窗】“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西方社会史》 “撤回忠诚” 封君 封臣 提供土地与保护 效忠、服兵役、提供钱 一、西欧封建社会 庄园与农奴制度 铁匠铺 教堂 公共草地 领主自营地 播种地 休耕地 播种地 谷仓 领主的房子 磨坊 森林 果园 一个领主单独管辖的特别区域的农业种植园叫作庄园,有时乡村和庄园是相当一致的,……一个农民的村落形成一个领主特有的庄园。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 思考:庄园制度有怎样的特点? 自给自足 领主地位崇高 一、西欧封建社会 庄园与农奴制度 土地类型 经营管理者 权利与义务 领主自营地 领主 农民 份地 自由农 份地 自由农 农奴 份地 农奴 A.提供农民土地;B.直接经营领主自营地;C.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园案件,维护庄园秩序 A.交纳地租,服劳役;B.法律上自由 A.耕种领主自营地,收入归领主B.法律上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C.自备工具为领主服劳役 一、西欧封建社会 基督教会 卡诺莎之辱 1077年,教皇格列高利和德皇亨利四世争权夺利,教皇在德国和其他国家掀起反亨利浪潮。同时,德国一些贵族宣称,如亨利不得教皇宽恕,将不承认他君主地位。德皇被迫妥协,去向教皇请罪。教皇故意不予理睬,去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德皇在卡诺莎行宫前站了三天三夜,受尽精神侮辱后,教皇才恩赐给德皇一个赦罪的吻。 思考: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具有怎样的地位?具有怎样的表现? 举足轻重 一、西欧社会 黑暗的中世纪-文化 思考: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具有怎样的地位?具有怎样的表现? (1)经济上: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可征收什一税; (2)政治上: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等级制度; (教阶制度) (3)思想上:控制教徒的精神生活,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出生 神父主持洗礼 结婚时在教堂由神父主持婚礼 临终 教父主持涂香油仪式 死后 在教堂举行葬礼,遗体被葬教堂附属墓地 教育 宗教学校课程 3.基督教会 神父 主教 大主教 红衣 主教 1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11世纪的西欧社会政治经济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