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93276

17《松鼠》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124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松鼠,教学设计
  • cover
读懂言语密码,写出文体风格———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课例分享 教学内容: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松鼠》 一、特殊单元———习作单元 习作单元独立设置、并自成体系,八个习作单元体现了这一特殊单元的整体架构。 《松鼠》这篇课文所在的习作单元是“说明文”单元,学生之前虽有说明性文章的学习经验(如《蟋蟀的住宅》《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但这是统编教材第一次让学生集中、用一个单元的专题板块来学、写说明性文章,这样的教材编排也和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培养学生初步的文体意识”的目标一致。 二、特别要素———读、写说明性文章 打开单元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本单元的要素有两个,从“读”和“写”两个角度共同指向了本单元的习作目标。 本单元五个板块彼此关联,互为整体。“精读课文”《太阳》和《松鼠》让学生体会说明性文章的不同类型,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感受不同的语言风格。 此外,从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中我们也可以提炼出关键信息: 1. 说明文可以用多种方法把事物的特点说明白; 2. 说明文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 因此,学习本单元我们不仅要学习说明方法,还要让学生体验到说明文不同的表达风格,为学生发展不同的阅读经验、学写不同风格的说明文提供可能。 三、独特文本价值———学习说明文的不同表达风格 《松鼠》是法国作家布封所写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和传统意义上的说明文比较,除了科学、准确说明的特点,还表现出生动、活泼、有趣的风格。这是此篇说明文和本单元其他说明文相比较的特别之处。 通过单元板块的设置、课后习题的安排,我们可以获知本课独特的习作价值: 独特价值一:提取梳理信息并分条记录。看似与习作关联不大,但其实这种方法是学生“分类整理”“把握要点”的重要方法!分析本单元习作要求《介绍一种事物》可知:提取信息并分条记录也是本单元习作“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的基础;同时,本课的学习也为本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奠定了基础。 独特价值二:感受说明文的不同表达风格。在和《太阳》比较的基础上,通过课文原文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多次关联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说明性文章的不同语言风格。发现的是异同,比较的是语言风格,建立的是一种对比阅读的方法和习惯。得出的结论是语言风格因说明对象和应用语境不同而各异,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表达方式可以丰富多样,运用方法重在灵活适当。 由此,我们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驯、骄”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等11个字,会写“松鼠、乖巧”等13个词语。 2.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 3.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而所执教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 1.通过比较阅读,学习课文中准确而清楚的说明,生动而有趣的描写,感受说明语言的不同风格。 2.试着将散文《白鹭》的部分段落改写成说明性文字,体会说明性文章的特点。 在30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如何通过“读”和“练”达成上述教学目标?下面请看我们的课例设计。 《松鼠》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激趣导入 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布封的《松鼠》,上课!请大家打开书翻到68页。 上节课,我们把从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条写进了表格中,归纳出课文是从这些方面介绍松鼠。 1.请一位同学将信息送回表格里。 2.师总结:我们在阅读说明文的时候,要关注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事物的,可以用分条目的方式,把重要的信息梳理出来。 二、比较阅读,明晰风格 (一).对比《太阳》 1.师:前面我们学习了 太阳 一课,了解了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远、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