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96504

16海上日出 教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211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海上,日出,教案
  • cover
《海上日出》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掌握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的方法,初步了解一些象征的写法。 2. 学习朗读课文,注意情景的交融和关键词句的理解。 3. 培养仔细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为祖国美好河山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学习观察和表达景物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寄寓的自然美和追求社会美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用具 多幅海上日出的图画和有关的音乐磁带。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 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学习巴金的散文《海上日出》。自古以来,我国许多文人墨客为描绘海上日出奇观,倾注了大量心血,写下了许多精美的篇章。那么巴金笔下的海上日出具有怎样的特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 板书课题。 3. 简介作者。巴金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海上日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描写自然景物的散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巴金只有21岁,这个年龄和这个阶段,正是他追求真理、面向大海进行思考的时候,也是他开始文学创作的时期。他写太阳,也写身边的人物,但都是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折射,去表达自己的追求和志向。 4. 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注意读音和生词的正确。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全文分几个部分?每部分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与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订正与归纳。 5.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象。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交代了观日的地点和时间。直接赞美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这“美妙绝伦的奇景”既是本文的题旨,又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对象。 第二部分:具体描写了作者在海上看日出时日出的不同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第三部分:用一句诗概括了海上日出的精神,抒发了作者的自豪之感。 6.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海上日出的?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或段落,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可从修辞方法,词语的运用以及表达方式等角度去思考) 7.交流、分析、归纳写作方法。 8. 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为了把海上日出的景色写得如诗如画,情景交融,作者运用了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和多种表达方式进行描写。 9.如“天空还是一片浅蓝……被一道红霞挟住了。”“太阳已经出来了……一跳。”不仅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天空的变化,而且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作者的感觉。 10.“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冲破了云霞”,像“挑夫似的”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又使所描写的景物活灵活现,富有动感。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太阳不畏艰难险阻、奋力进取的精神,作者在描写景物变化的同时融入了思想的变化。 11.“红红的霞光……十分柔和。”当作者看到天空由浅蓝变为深蓝继而变黑时,他“有些紧张”,然而当看到“不一会”之后太阳“终于冲破了云霞”“跳了出来”,他感到“很快地”“变大了”。 12.这些语句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在看到太阳跳出海面时的喜悦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3.一句既总结了全文又点明了题旨。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展现海上日出的美景,作者还采用了一些修辞方法。 14.如:“水天相接的地方……”是水气,“一道红霞”是光的辐射,“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艰难地”“冲破了云霞”“终于跳了出来”,则把日出这一自然现象拟人化———赋予人的特点———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15.又如:“云层也变得很淡了……灿烂的阳光。”这几句话把云彩的微妙变化写得细致入微而又富有动感,使人觉得正是由于太阳的奋力而出,才使得云彩的变化如此丰富多彩。 16.“太阳已经出来了……鲜艳的光辉。”又运用了排比和对偶的句式,增强了语势,使太阳的形象更为鲜明生动。 17.“我”是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