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97776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试题 第十八章《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单元复习题 (含解析)

日期:2025-10-1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5607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解析,习题,单元,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教版,第十八
  • cover
第十八章《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单元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系不是函数关系的是 ( ) A.长方形的宽一定时,它的长与面积. B.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 C.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与面积. D.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与底角的度数. 2.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3.下列函数中,属于正比例函数的有( ) ①;②;③ ④;⑤;⑥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若y与x-2成反比例,且当x=3时,y=5,则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 ) A.y= B.y= C.y=-2 D.y=+2 5.若y=(m﹣1)x+m2﹣1是y关于x的正比例函数,则该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三象限 B.第一、四象限 C.第二、三象限 D.第二、四象限 6.对于函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是x的反比例函数 B.在图象的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7.已知A(﹣3,4),B(3,﹣4),C(2,﹣5),D(﹣5,),其中点(  )与其它三个点不在同一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A.A B.B C.C D.D 8.在反比例函数为常数)上有三点,,,,,,若,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9.某校七年级数学兴趣小组利用同一块长为1米的光滑木板,测量小车从不同高度沿的木板从顶部滑到底部所用的时间,支撑物的高度h(cm)与小车下滑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支撑物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60 70 小车下滑时间t(s) 4.23 3.00 2.45 2.13 1.89 1.71 1.59 根据表格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支撑物的高度为50cm,小车下滑的时间为1.89s B.支撑物的高度h越大,小车下滑时间t越小 C.若支撑物值高度每增加10cm,则对应的小车下滑时间的变化情况都相同 D.若小车下滑的时间为2.5s,则支撑物的高度在20cm至30cm之间 10.如图,点A的坐标是(-4,0),C为OB的中点,将△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后得到△.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恰好经过的中点D,则点B的坐标是( ) A.(0,6) B.(0,8) C.(0,10) D.(0,12) 二、填空题 11.已知函数,那么_____. 12.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 13.如果正比例函数y=(k﹣2)x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_____.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函数图象上的点,轴,垂足为B,则的面积为 _____. 15.若双曲线上的两点,满足,,则的取值范围_____. 16.已知三点(a,m)、(b,n)和(c,t)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像上,若a<0<b<c,则m、n和t的大小关系是 ___.(用“<”连接) 17.是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且过点,与关于轴对称,那么图像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 18.如图,若点M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过点M作轴,分别交函数和函数的图像于两点,连接,则的面积为_____。 三、解答题 19.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3).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判断点是否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20.已知y=y1+y2,y1与x成正比例,y2与x成反比例,且当x=﹣1时,y=﹣4;当x=3时,,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1.如图,直线y=ax(a>0)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且点A的坐标为(4,2),点B的坐标为(n,﹣2). (1)求a,n的值; (2)若双曲线的上点C的纵坐标为8,求△AOC的面积. 22.已知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经过点A(2,3) (1)求k的值; (2)此函数图象在 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 (3)判断点B(﹣1,6)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4)当﹣3<x<﹣1时,则y的取值范围为 . 23.太阳能进入了千家万户,一个容量为180升的太阳能热水器,能连续的工作时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