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1823

23.《海底世界》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2597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本课教学内容选自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第23课《海底世界》,该单元是在学生已经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句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基础上,学习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 本课《海底世界》用活泼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海底世界鲜为人知的景象。开篇以问句总起,激发阅读兴趣,接着从海底宁静、海底声音、动物活动、植物差异、矿产资源五个方面进行描写,最后总结使学生认识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流畅。 本课两课时。第一课时排除字词障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学习1~3自然段,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写清楚的;第二课时学习第4~6自然段,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一句话分别把海底动物活动方式不同、海底植物差异很大、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藏等方面写清楚的。本课为第二课时。 2.学情分析 本班为三年级盲生,共8名学生。 (1)视力情况。盲生5人(3名全盲但有光感,1名左眼有一定的剩余视力,均使用盲文课本),低视力学生3人(使用盲文课本学习)。 (2)学习能力情况。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将本班学生分为A、B、C三层。 表1学生能力情况 学生类型学习能力情况A层盲文基本摸读速度较快,盲文书写较规范。 信息提取、理解大意能力较好,表达能力尚佳。 概括课文、准确用词、深入分析能力较好。B层盲文基本摸读速度中等,盲文书写时有错误。 信息提取、理解大意能力尚可,表达能力尚佳。 概括课文、准确用词、深入分析能力有待加强。C层盲文基本摸读速度慢,盲文书写需教师辅助。 信息提取、理解大意能力薄弱,表达能力薄弱。 概括课文、准确用词、深入分析能力薄弱。 本课先备技能。通过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部分学生能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但仍存在概括不完整、应用难等困难,包括有困惑、大致理解、提出质疑三个层次。 教学方式分析 对于大多数盲生来说,海底世界是很陌生的,教学中只让学生借助书中的文字,就能在脑海中清晰呈现海底世界的奇妙景象对盲生来说是很有难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整体感知———深入理解———自学迁移———分析应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尽情畅游海底世界。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让有剩余视力的学生通过海底世界的动画、图片以及实物教具感知海底世界的特点,让盲生借助一些实物教具、音频等直观地感知海底动物的特点,这样学生在感观上便对海底世界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能顺畅、深入地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通过“带西西参观海底动物”活动,抓段落总起句“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等,体会第4、5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通过“带西西参观海底植物和矿藏”自由畅游活动,感知海底植物、矿藏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差异性目标 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水平,设计了以下分层目标。 表2分层目标 学生类型差异性目标A层能通过“带西西参观海底动物”活动,独立找到段落总起句“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等,体会第4、5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能通过“带西西参观海底植物和矿藏”活动,独立自由畅游海底,感知海底植物、矿藏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B层能通过“带西西参观海底动物”活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