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4831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答题技巧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1638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外
  • cover
( 课外文言文 ) 1.学习课外常考文言文。 2.掌握解题技巧及方法。 画龙点睛 南北朝时的梁朝,有一位名叫张僧繇的大 画家,他擅长画龙。 一次,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上画龙, 好多人都赶去观看。不到半天工夫,他画了四 条栩栩如生的龙,但是都没有眼睛。 看画的人好奇地问:“先生画龙为什么不 点眼睛呢? ” 张僧繇认真地回答:“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了。” 大家更好奇了,纷纷要他画上眼睛,看看龙是否真的会飞跃而去。 张僧繇拗不过大家,只好取过大笔,蘸饱了墨,高声说:“大家小心!”飞笔给两条龙 点上了黑眼睛:说时迟,那时快,两条龙刚刚点上眼睛,天空中一声巨响,雷电大作,狂风 突起,暴雨骤至,只见这两条龙昂首长吟,摆摆尾巴,一纵身腾上天空,消失在云雾之中。 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情景吓得魂飞魄散,等到定神一看,墙上只剩下两条没有画上眼睛 的龙了。 这个成语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亦比喻在整体中突出 重点。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一、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 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 成的文章。 想要读通,读懂更多的文言文,我们就必须勤于积累。文言文学习的积累,主要集中在 字词方面,也就是实词和虚词的积累。 除此之外,还要掌握其停顿和重点文言句子的翻译方法。 二、实词 对于实词,以下四种文言现象不容疏忽。 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实词的整理主要关注词义和词性的变化。 1.通假字 通假字的归纳既要明确通假字,更要指出本字,并将通假字的意思解释出来。 (1)知:“知”同“智”,智慧。 2.古今异义 归纳要把古义和今义的差别清楚的呈现出来。 (1)汤:古义,沸水,烧开的水;今义,多汁的食物。 (2)盘盂:古义:过去吃饭的碗、盘子。圆的为盘,方的为盂;今义:用来装痰、人 的排泄物的盘子。 (3)去:古义:距离,离、相离;今义: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 (4)援:古义:引,拉;今义:支援,帮助。 (5)走:古义:跑;今义:走。 3.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主要指在同一篇文章中,同一个字词出现了不同的解释。一词多义的归纳和前 几种稍有不同,因为是同一个字词所表现的不同解释,为了明确不同的词义,需要我们把例 句也整理出来。根据句意分析出这个字的具体意思。 ( ( 1 )“其” “为” ( 2 ) )指示代词,“那 ”———及其日中如探汤。 第三人称代词,“他们 ”———问其故。 通“谓 ”,说———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词类活用 东游:名词做状语,向东。 三、虚词 2 虚词并没有固定的词义,所以归纳时就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用法 ”,也就是虚词在具体 句子中发挥的作用。 四、句子翻译 原则:逐字翻译,直译为主。 步骤: 留:保留人名、官名、地名、物名、国号、年号等等。 换:替换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犬———狗,闻———听到,若———好像。 补:补充句子中省略的词语;补充省略的成分。 删:删除那些无实在意义的表语气、停顿和凑足音节的虚词以及偏义复词(不宜异 同)、同义复词(仿佛若有光)等。 调:调换,把某些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换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五、停顿 根据意思划分节奏 得分注意点: A.句子翻译 1.对于句子的翻译重点实词为得分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务必重点翻译。 2.需要调换顺序的文言句式有主谓倒置(主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 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 B.启示 要全面理解,重点掌握。 例 1. (一)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