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章 探究电流 第3节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第1课时 物体的导电性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重点)(难点) 3.经历多个“动手做”和实验探究的过程,增强动手实践能力,理解控制变量和类比的物理方法。(素养) 观察电路元件的组成材料,它们与什么异同点。 铜丝 铜丝、钨丝、铁片是导电材料; 塑料、玻璃是绝缘材料。 塑料 钨丝 玻璃 铁片 塑料 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做成导电性检测器,在导线间分别接入细铜线、铅笔芯、橡皮、塑料尺、木片等,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一:做一个导电性检测器 物体的导电性 转换法 思考:1.用到了什么实验方法? 2.如果去掉小灯泡是否可行? 3.如果去掉电流表是否可行? 不可行,可能会发生短路,烧坏电流表 不可行,小灯泡的亮暗变化不易准确的比较 导体和绝缘体 2.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大, 不容易导电。 1.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 容易导电。 导体和绝缘体 演示实验 3.导体与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电阻的定义: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符号为:R 2.电阻的单位: (1)国际制基本单位:欧姆,简称:欧 符号:Ω (2)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3)单位换算:1kΩ=103Ω、1MΩ=106Ω 认识电阻 常见的电阻值 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 、 ……有关 设计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方法 、 。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 2.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应将 分别接入电路; 3.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应将 分别接入电路。 1.探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应将 分别接入电路; 设计实验: A、B A、D A、C 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进行实验: 1.将A、D分别接入电路,发现IA ID,说明电阻与材料 ; 2.将A、B分别接入电路,发现IA IB, 说明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 ; 3.将A、C分别接入电路,发现IA IC, 说明同种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 。 ≠ 有关 > 越大 < 越小 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问: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也有关系呢? 设计实验:根据控制变量法,我们应选取 、 、 都相同但 不同的电阻丝。 进行实验:将废旧的白炽灯中的钨丝小心取出, 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用酒精灯 给钨丝加热。 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电流表的示数 ,可见导体的电阻与温度 。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温度 变小 有关 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得出结论: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等因素。 2.同种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1.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3.横截面积、长度相同的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如右图。 4.一般金属随温度的升高,电阻增大,玻璃、石墨等随温度的升高,电阻变小。 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例1.下列有关物体导电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缘体不能导电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内部没有电子 B.导体的表面被氧化或腐蚀后,导电能力会增强 C.玻璃烧红后能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移动的电子增加了 D.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则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C 【解析】绝缘体不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故A不正确;导体的表面被氧化或腐蚀后,导电能力会减弱,故B不正确;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发界限,玻璃烧红后能导电,原因是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增加了,故C正确;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其它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