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 《礼记》二则 板块一: 资料链接 一.议论文定义: 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直接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的一种常用文体。 二.议论文的特点: 1.严密的逻辑性。 2.语言的准确鲜明性。 3.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文体知识学习之议论文 三、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1论点: A定义: 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B形式:针对话题带有明确的表态性的完整的判断句。 (反问句,比喻句,短语不能作为论点)。 2论据:支撑论点的材料(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3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逻辑纽带.(常用的:举例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论点回答“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回答“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是回答“怎样证明”的问题。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它是研究中国 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 作。其内容分为两大类: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 文章和关于礼乐制度的文章。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等各方面的内容。它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文学常识之《礼记》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zāi)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著作有《礼记》,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记载成书于汉建初七年(80年)。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赵禥(qí)以其籍贯地诏封戴圣为“考城伯”。 板块二: 内容学习 礼 记 壹 虽有嘉肴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文学常识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jiāo yáo fú qiǎng zhǎng yuè xiào 知句读,停顿要正确。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的方法,所积累的词汇,以及课下注释,对文章进行字词句的疏通翻译。 (古文翻译的六中方法为:留、换、对、删、补、调) 明句义,难句齐疏通。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最好的道理 虽然 甘美 好处 同“敩”,教导 自我勉励 自我反思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表推测:大概,或许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