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74121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解析版)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597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一,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
  • cover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姓名: 班级: 一、单选题 1.北魏立国之初,道武帝即推行部落离散政策,解散贺兰、独孤、慕容等部族,实行计口授田,使部民脱离部落体制,逐渐成为编户齐民。北齐时,孝廉秀才的对策、试经给众多寒门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入仕渠道。北周武帝以府兵制为代表的制度创革,建立的是关陇鲜汉联合的政权。这可用于研究北朝( ) A.延续了游牧民族的部落传统 B.为后世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C.实现了族际流动与文化整合 D.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开放 2.根据估算全球约有八千万客家人,其中广东、江西、福建等省份共有约5000万人口,广东独占3000万,惠州、梅州、赣州、汀州为“客家四州”,“客从北方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B.南方气候温暖湿润,优于北方 C.北方统治者实行强制移民政策 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劳动力 3.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时代的阶段特征是( ) A.文明初现 B.制度创新 C.政权分立 D.繁荣开放 4.东晋时,有大臣上表曰:“军兴以来,征战运漕、朝廷宗庙、百官用度既已殷广,下及工商、流寓、僮仆不亲农桑而游食(无业游民不劳而获)者,以十万计。”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南方( ) A.战乱导致经济衰退 B.政府收入依赖工商业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农业的开发潜力较大 5.西晋统一后不久,皇室内部就因争权夺利爆发大规模混战。匈奴等内迁民族乘机而起,推翻了西晋统治,建立了各自的政权。中原再次成为烽火连绵的战场。受此影响,中原地区( ) A.汉族人口大量南迁 B.游牧文化成为主流 C.民族差异逐渐消亡 D.庄园经济遭到中断 6.南齐以前,南迁的北民往往对黄籍不屑;南齐以后,政府严查黄籍,防止南迁的北民为他们的祖先窃注爵位,冒充士族,逃避徭役。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政府大力推行土断 B.南方相对稳定 C.南迁人口逐渐减少 D.经济重心难移 7.考古发现,后燕昌黎太守崔遹于395年葬于今辽宁省朝阳县附近。其墓圹与棺木形制是慕容鲜卑式样,但随葬器物如陶器、漆器、铜魁、铜刀、砚板、铜钱、铜弩等物与汉晋中原地区墓葬相似。这体现了( ) A.中华文明分布比较广泛 B.鲜卑经济与汉晋实力相当 C.北魏与东晋的贸易频繁 D.鲜卑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 8.西晋统一后不久,皇室内部就因争权夺利爆发大规模混战。匈奴等内迁民族趁机而起,推翻了西晋统治,建立了各自的政权。中原再次成为烽火连绵的战场。受此影响,中原地区( ) A.汉族人口大量南迁 B.游牧文化成为主流 C.民族差异逐渐消亡 D.坞堡建设遭到中断 9.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上述举措( ) A.旨在构建政权合法性 B.助推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反映了南北文化趋同 D.深受宗法血缘观念影响 10.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借西晋王室衰微之际,以迁移、战争等方式在北方地区建立政权。为构建政权的合法性、适应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各少数民族政权( ) A.推行汉化改革 B.强调民族特性 C.加强中西交往 D.调整军事政策 11.宇文泰在执掌西魏朝政期间,采用汉族士人苏绰建议,颁布了“先洗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六条诏书,让地方官遵照执行,牧守令长不通者不能为官,还开设学校,选拔中下级官吏学习其内容。六条诏书的颁布( ) A.开启北方政权封建化进程 B.巩固北方黄河流域统一的局面 C.奠定后世心学的理论基础 D.体现儒道法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12.据记载,北魏拓跋珪统治期间,注重屯田垦荒,并不断内徙“新民”。还实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