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高2021级高三三珍数学理科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x|x=2k+1,kZ},B={x|x=4k+1,kZ},则( ) A AB= B AB=Z C AB D B A 【解析】 【考点】①集合表示的基本方法;②子集定义与性质;③判定两个集合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 【解题思路】根据集合表示的基本方法和子集的性质,运用判定两个集合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结合问题条件判断集合A,B之间的关系就可得出选项。 【详细解答】集合A={x|x=2k+1,kZ},B={x|x=4k+1,kZ},集合B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即 B A,D正确,选D。 2、若复数Z满足(Z+1)i=-1-i,则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解析】 【考点】①复数定义与性质;②复数运算法则和基本方法;③复数的几何意义及运用。 【解题思路】根据复数的性质,运用复数运算法则和基本方法,结合问题条件得到复数Z的代数表示式,利用复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就可得出选项。 【详细解答】设 Z=a+bi(a,bR),(Z+1)i= a+ai+2i+=-b+ (a+1)i=-1-i,-b=-1①,a+1=-1②,联立①②解得:a=-2,b=1,Z=-2+i,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B正确,选B。 已知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平面,若a//,b,则a,b不可能( ) A 平行 B 垂直 C 相交 D 异面 【解析】 【考点】①直线平行平面定义与性质;②直线平行平面判定定理及运用;③直线平行平面性质定理及运用。 【解题思路】根据直线平行平面的性质,运用直线平行平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结合问题条件确定出直线a,b不可能存在的情况就可得出选项。 【详细解答】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平面,若a//,b,直线a,b没有公共点,即直线a,b不可能相交,C正确,选C。 4、“数九”从每年“冬至”当天开始计算,每九天为一个单位,冬至后的第81天,“数九”结束,天气九变得温暖起来。如图,以温江国家基准气象站为代表记录了20232024从“一九”到“九九”成都市的“平均气温”和“多年平均气温”(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九”以后成都市“平均气温” 一直上升 B “四九”成都市“平均气温”较“多年平均气温”低0.1 C “一九” 到“五九” 成都市“平均气温” 的方差小于“多年平均气温”的方差 D “一九” 到“九九” 成都市“平均气温” 的极差小于“多年平均气温”的极差 【解析】 【考点】①平均数定义与性质;②方差定义与性质;③极差定义与性质;④统计直方图及运 用;⑤求一组数据平均数的基本方法;⑥求一组数据方差的基本方法;⑦求一组数据极差的基本方法。 【解题思路】根据平均数,方差和极差的性质,运用统计直方图和求一组数列平均数,方差与极差的基本方法,结合问题条件对各选项说法的正确与错误进行判断就可得出选项。 【详细解答】对A,从条件直方图可知,“八九”的“平均气温”比“七九”的“平均气温”低,A错误;对B,从条件直方图可知,“四九”的“平均气温”比“多年平均气温”高0.1,B错误;对C,从“一九” 到“五九” 成都市“平均气温”的平均数为==6.96(),成都市“多年平均气温”的平均数为==5.62(),成都市“平均气温”的方差为 ==3.15536,成都市“多年平均气温”的方差数为==0.1350,>,C错误;对D,从“一九” 到“五九” 成都市“平均气温”的极差为10.6-5.4=5.2(), 成都市“多年平均气温”的极差为10.7-5.3=5.4(),5.2<5.4,D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选D。 5、设mR,双曲线C的方程为-=1,则“C的离心率为”是“m=1”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考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