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60427

核心素养目标 活动一《认识我喜欢的鱼》 教案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蒙沪版

日期:2024-06-18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1205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活动,核心,素养,目标,认识我喜欢的鱼,教案
  • cover
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蒙沪版活动一《认识我喜欢的鱼》(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认识我喜欢的鱼》是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蒙沪版中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鱼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意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初步了解不同种类的鱼,并学会从多个角度认识和理解动物。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鱼类这种常见且多彩的生物。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但对于鱼类的详细特征和习性了解不够深入。因此,本课将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鱼类。 三、核心素养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鱼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认识几种常见的鱼类,掌握观察动物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认识和理解动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意识,培养保护动物的责任感,形成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鱼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认识几种常见的鱼类。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认识和理解动物。 五、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鱼类图片、视频资料、实物或模型鱼、观察记录表等。 2. 学生准备:记录本、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情景视频:播放一段关于海洋生物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各种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类在海洋中游动的场景。学生们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被海洋生物的美丽和神奇所吸引。 2. 提出问题:视频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视频里看到了哪些海洋生物?”。学生们会踊跃回答,描述他们所看到的各种鱼类。接着,教师再提出问题:“你们最喜欢哪种鱼?为什么?”这个问题将引导学生进入对鱼类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探究。 3. 学习目标:教师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鱼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同时,教师还将强调学会观察鱼类的特点的重要性,并尝试从多个角度认识和理解它们。这将激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和探究鱼类的奥秘。学生们将通过观察、阅读、讨论和互动等方式,深入了解鱼类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并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探究新知 1. 鱼类的基本特征: 教师首先展示各种鱼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鱼类的共同特征,如身体呈流线型、有鳞片、有鳍等。通过实物或模型鱼的展示,让学生亲手触摸和感受鱼类的身体结构,进一步加深对鱼类特征的认识。教师还可以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鱼类的生理特点,如如何在水里游动、如何感知周围环境等。 2. 常见的鱼类: 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鱼类,如金鱼、鲤鱼、鲨鱼等,并展示它们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鱼类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生活习性等。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分类,比较不同种类鱼之间的异同点。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将更好地了解鱼类的多样性,增强对海洋生物的认识。 3. 鱼的呼吸器官: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鱼的鳃部结构,解释鱼是如何通过鳃呼吸的。设计小实验,让学生观察鱼在水中呼吸时的鳃部动作,增强直观认识。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鱼在水中游动时鳃部的开合动作,了解鱼是如何从水中提取氧气的。通过这样的实验活动,学生将更好地理解鱼类的生命特征,增强对水生生物的认识。同时,这样的探究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三)讨论交流 1. 分组讨论:为了增进学生对海洋生物的了解,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