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七章 特殊三角形 17.2 直角三角形 1. 理解和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 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 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 通过对直角三角形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直角三角形,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 性质 判定 两边相等(定义) 等边对等角 三线合一(1条) 两边相等(定义) 等角对等边 特 例 等边三角形 性质 判定 三边相等(定义) 三个角都相等,都等于60° 三线合一(3条) 三边相等(定义)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个角都相等 回顾旧知 知识点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 直角三角形可以用符号“Rt△”表示,如图,直角三角形ABC可以表示为“Rt△ABC”. 我们知道,有一个角等于90°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A C B 思考: 1.观察图中的三角形,∠C=90°,从∠A+∠B的度数,能说明什么 为什么 A B C ∠A +∠B =90°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A B C 2.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互余. 反过来,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 在△ABC中,因为 ∠A +∠B+∠C=180°, 又因为∠A +∠B=90°, 所以∠C=90°. 于是可知△ABC是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的逆命题显然也是真命题.于是,有: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如图,已知∠A=32°,∠ADC=110°,BE⊥AC于点E,求∠B的度数. 点拨:要求∠B的度数,由于在△BEC中,∠BEC=90°,只要求出∠C的度数即可求得∠B的度数;在△ADC中,∠A=32°,∠ADC=110°,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不难求出∠C的度数,从而使问题得解. B D C E A 例1 例1 如图,已知∠A=32°,∠ADC=110°,BE⊥AC于点E,求∠B的度数. 解:∵∠A=32°,∠ADC=110°, ∴∠C=180°-32°-110°=38°. 又∵BE⊥AC,∴△BEC为直角三角形, ∴∠B=90°-∠C=90°-38°=52°(直角三角 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B D C E A 总 结 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 两锐角互余的本质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三角 形内角和定理的一种简化应用,利用这一性质, 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锐角可求另一锐角. 例2 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BEF的平分线与∠DF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试说明△EFP为直角三角形. 点拨:判定△EFP为直角三角形,有两种方法: ①有一角是直角,②两锐角互余,即要说 明∠EPF=90°或∠EFP+∠FEP=90°. A P E B C D F ∵AB∥CD, ∴∠BEF+∠DFE=180°. ∵EP为∠BEF的平分线,FP为∠EFD的平分线, ∴∠PEF= ∠BEF,∠PFE= ∠DFE. ∴∠PEF+∠PFE= (∠BEF+∠DFE)= ×180°=90°. ∴△EFP为直角三角形. 解: A P E B C D F 如图,AD是Rt△ABC的斜边BC上的高,则图中 与∠B互余的角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B 练 A D C B 知识点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 2 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Rt△ABC,∠C=90°, 如图(1);将∠B折叠,使点B与点C重合,折痕为EF, 沿BE画出虚线CE, 如图(2);将纸展开,如图(3) . 观察与思考 B A C (1) A C B (2) B A C E F (3) (B) E F (1)∠ECF与∠B有怎样的关系?线段EC与线段EB有怎样的关系? (2)由发现的上述关系以∠A+∠B=∠ACB,∠ACE+∠ECF =∠ACB,你能判断∠ACE与∠A的大小关系吗?线段AE与线段CE呢 (3)你发现了什么结论?将你的结论与大家交流. 思考: 我们发现,CE=AE=EB,即CE是AB的中线,且CE= AB. ∠ECF=∠B, EC=EB. ∠ACE=∠A, AE=CE. B A C E F 下面就来证明我们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