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47091

17.2 直角三角形课件(共27张PPT) 2023-2024学年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39950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7.2,直角三角形,课件,27张,PPT,2023-2024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七章 特殊三角形 17.2 直角三角形 1.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掌握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学习重点: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学习难点:初步养成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推理能力 我们前边学习了等腰三角形,除了等腰三角形外,我们还学过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又一类特殊的三角形,那么它具有什么性质呢? 学生活动一 【一起探究】 你对直角三角形有哪些认识呢? 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呢? 已知: 在Rt△ABC中,∠C=90°.求证:∠A+∠B=90°. 证明: ∵ 在Rt△ABC中, ∠A+∠B+∠C=180°,且∠C=90°, ∴ ∠A+∠B=180°-∠C =180°-90°=90°.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符号语言:在△ABC中,∠C=90°, ∴ ∠A+∠B=90°.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逆命题显然也是真命题,于是有: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已知:在△ABC中,∠A+∠B=90°.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在△ABC中,∠A+∠B+∠C=180°, ∵ ∠A+∠B=90°, ∴ ∠C=180°-(∠A+∠B)=180°-90°=90°, ∴ △ABC是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符号语言: ∵在△ABC中,∠A+∠B=90°, ∴ △ABC是直角三角形. 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Rt△ABC,∠C=90°,如图(1);将∠B折叠,使点B与点C重合,折痕为EF,沿BE画出虚线CE,如图(2);将纸展开,如图(3). 完成下列问题: (1) (2) (3) 学生活动二 【动手操作】 (1)∠ECF与∠B有怎样的关系?线段EC与线段EB有怎样的关系? 结论:∠ECF=∠B,EC=EB. (1) (2) (3) 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CD为斜边AB上的中线. 求证:CD= AB. 学生活动三 【证明猜想】 证明:如图,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 作DF∥AC,交BC于点F. 在△AED 和△DFB 中, ∴ △AED≌△DFB (ASA). ∴ AE=DF,ED=F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同理可证,△CDE≌△DCF. 从而,ED=FC,EC=FD. ∴ AE=EC,CF=FB.(等量代换) 又∵ DE⊥AC,DF⊥BC, ∴ DE为AC的垂直平分线,DF为BC的垂直平分线. ∴AD=CD=BD(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 CD= AB. 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证明: 在直角三角形中, 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学生活动四 【解决问题】 在Rt△ABC中,∠ACB=90°,∠A=30°. 求证:BC= AB. 法1: 证明:作斜边上的中线CD,则CD=AD=BD= AB. ∵ ∠A=30°,∴ ∠B=60°. ∴ △CDB是等边三角形,∴ BC=BD= AB. 法2:延长BC到D,使CD= BC, 连接AD. 在△ABC和△ADC中, AC= AC, ∠ ACB = ∠ ACD =90°, BC= DC, ∴ △ABC≌△ADC(SAS), ∴ AB=AD. ∵ ∠BAC=30°,∴ ∠B=90°-30°=60°, ∴ △ABD是等边三角形, ∴ AB=BD,∴ BC=AB. 1.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 如果∠A=50°,则∠DCB=(  ) A.50° B.45° C.40° D.25° 2.在Rt△ABC,∠C=90°∠A=30°,若AB=4cm ,则BC=    . 3.如图,Rt△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A′DB =( ) A.40° B.30° C.20° D.10° 4.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和中线分别为10cm、12cm,则它的面积是 cm2. 5. 如图,△ABC中,∠ACB=90°,沿CD折叠△CBD,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5°,则∠BDC等于(  ) A.44° B.60° C.67° D.70° 直角三角形的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