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55660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训练)(附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2019))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1223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2025,统编,纲要,历史,中外,必修
  • cover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辽史·百官志一》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由此可知辽政治的特点是(  ) A.中央机构分权制衡  B.地方政权悉仿汉制 C.行政管理因俗而治  D.崇文抑武君主专制 2.下图是西夏王陵,有“东方金字塔”之称。西夏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南北面官制 B.汉制蕃称 C.猛安谋克制 D.中央集权制 3.史载,金世宗在位期间,“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金世宗号称“小尧舜”。这反映出当时金朝(  ) A.商品经济发达  B.猛安谋克制度具有进步性 C.社会秩序稳定  D.君权与相权矛盾趋于消亡 4.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金朝猛安谋克制的性质是(  ) A.民族部落组织  B.兵民合一制度 C.地方行政组织  D.军事组织 5.辽太宗时期,迁移汉人和渤海人,使其居于“地沃宜耕植”的上京附近地区,同时还诏令“诸道兵,仍戒敢有伤禾稼者以军法论”。这表明辽朝(  ) A.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  B.由游牧文明转向农耕文明 C.注重对农耕经济的保护  D.认识到仁政思想的重要性 6.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金人)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  )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7.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元朝时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B.元朝时西域与中原文化差异显著 C.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  D.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 8.史料记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一史料记载的制度是(  )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辽朝的南北面官制 C.金朝的猛安谋克制  D.元朝的行省制 9.唐代,一些内迁的党项人被授以“闲田”,他们开始学习农耕。西夏建立前,党项人已经进入河西走廊的凉州、甘州等农业区,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据汉文史料记载,宋代党项人已是“耕稼之事,略与汉同”。这可以用来说明(  ) A.西夏全面模仿两宋制度  B.西夏农耕经济取代了游牧经济 C.唐宋经济重心转向西北  D.少数民族对西北边疆的开发 10.金朝初期,凡猛安谋克户,平时从事“畋渔(捕鱼)射猎”,战时自带器甲,以猛安谋克为单位,编成军队,应征出战。这一制度(  ) A.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B.有利于金朝统一全国 C.促进了女真政权的壮大  D.阻碍了金朝的发展 11.“(金)章宗性好儒术,即位数年后,兴建太学,儒风盛行。”这表明金朝(  ) A.推行猛安谋克制 B.学习辽的政治制度 C.学习汉族的文化 D.废除本族的旧俗 12.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这说明辽政权(  ) A.没有实现对全国的控制 B.因俗而治,缓和矛盾 C.实行民族分化的政策 D.迎合汉人,争取支持 13.元大德九年(1305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 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14.《中国民族史名词解释》中对古代某一政治制度作出如下解释:产生于女真氏族社会末期,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最初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后来逐渐由血缘组织向地域组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