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64607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9 浣溪沙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02-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45753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诵读 9 浣溪沙 朗读诗词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宋 苏轼 字词学习 蕲 qí 3.姓。 1.求。 2.指蕲州(今湖北蕲春南)。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形容雨声。 初生的兰芽如同羞涩的少女,轻轻地浸润在清澈的溪水中,显得格外娇嫩与灵动。 萧萧暮雨子规啼。 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鸣声凄厉。 山脚下的兰草刚刚冒出嫩芽,它们轻轻地浸泡在清澈的溪水中,如同婴儿般娇嫩。松林间的沙路洁净如洗,一尘不染,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铺就的画卷。傍晚时分,细雨绵绵,雨声与杜鹃的啼鸣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氛围。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趣味导入 资料链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诗词解析 浣溪沙:词牌名。 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清泉寺:寺名,在蕲水县城外。 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萧萧:形容雨声,一作“潇潇”。 诗词解析 浣溪沙 词牌名 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亦即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 一首词一定得有词牌名,题目可以没有。 背 景 资 料   元丰五年(1082)三月,词人谪居黄州期间作的一首游记词。“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在城东一个叫东坡的地方垦荒耕种,自号东坡居士,物质生活也比较艰苦。但他能抱着“但令人饱我愁无”的态度,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首《浣溪沙》就表现出了他对人生抱着乐观的态度,没有因为仕途受挫而消极沉沦。 字词认读 huàn 洗 意思 组词 浣衣 浣纱 浣 诗词解析 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叹时光的流逝,人生不可能长久。 字词认读 qí 指蕲州(旧州名,州治在今湖北蕲春南)。 意思 蕲 句段感知 《浣溪沙》描绘了哪些画面?画面有何特点? 1.请学生读上阙,圈画出作者描绘的景物。 A 教师出示: 作者所见:山下兰芽 松间沙路 作者所听:潇潇暮雨 子规啼 B 分析:兰芽———短; 沙路———净 子规:凄凉哀伤 (教师相机板书) C 师生齐读上阙。 品鉴诗词感悟词情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语出白居易“黄鸡催晓丑时鸣”,比喻时光流逝。 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指老年 >>说板书和作业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浣溪沙》这首词体现了词人对生活抱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没有因为仕途受挫而消极沉沦。这种情绪撞击着我们的胸膛,引发我们产生一些感想,请把你的感想写出来吧。(100字左右) >>说板书和作业 >>说教学过程 1.拓展学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学生听录音,教师介绍创作背景,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赏析 2.推荐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