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九章 机械和功 第5节 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省力 省距离 使用机械是否能省功? 新知导入 学习目标 1.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 2.了解机械效率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认识什么是斜面。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重物缓慢地提升一定的高度,计算拉力所做的功。设物重为G ,提高的高度为h。所做的功:W1=G·h (此时 F=G ) 如图乙所示,利用动滑轮把同一个重为G的物体,提高 h 的高度。动力所做的功:W2=F′·s 研究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 实验 甲 乙 【实验设计】 有用功和额外功 一 新知学习 所以:W1= W2 结论:使用机械做的功和直接用手做的功相等。 甲 乙 【理论分析】 如果忽略动滑轮重和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 但实际上,在使用动滑轮的时候,还得克服动滑轮的重力,以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做功。所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还需要额外多做一部分功。 大量实验表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1.有用功(W有):为了达到目的,人们必须做的对人们有用的功。 若用滑轮组提升钩码,不得不克服动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以及 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做功(对目的没有用,但不得不做的功)。 W有=G·h 在上面的实验中,克服钩码的重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2.额外功(W额) :人们并不需要但为了达到目的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W总):有用功跟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 (使用机械时,动力所做的功)。 W总=W有+W额 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提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桶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这种情况下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提水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判断有用功和额外功,一定要弄清楚目的。 想想议议 在保证所做有用功一定的情况下,人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即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少越好。物理学中,将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小结】 (1)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1.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η) (2)机械效率总小于1 。 (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2. 公式: 3. 特点: 机械效率 二 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是50%,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是50%,另外的50%是额外功。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50%,它表示什么意义? 物理意义:机械效率是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机械效率越高,机械的性能越好。 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 抽水机 60%~80% 起重机 40%~50% 喷气发动机 50~60% 柴油机: 28%~40% 例题: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 N的货物提高5 m。求: (1) 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 如果额外功是12000 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解:(1) W有=Gh=3600 N×5 m=18000 J; (2) 如果额外功是12000 J,则总功为: W总=W有+W额=18000 J+12000 J=30000 J;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W有用 W总 ×100%= η= 1.8×104 J 3×104 J ×100%=60%。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能够省力。 1.斜面 斜面 三 一个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的倾斜平面。 斜面的应用 螺旋———特殊的斜面 螺旋可以看作是绕在圆柱上的斜面。饮料瓶瓶盖、木螺丝、螺杆、螺母等都是利用螺旋的装置。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有用功 对人们有用的必须要做的功 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机械效率总小于1 机械效率 额外功 总功 课堂总结 斜面:一个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的倾斜平面 1.如图,用滑轮组将一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 2m,所用拉力 F=100N,若该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则滑轮组对重物做的有用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