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70935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单元学情评估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2862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孕育,答案,评估,学情,交融
  • cover
第四单元学情评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有学者评价曹操是被两场战役框定的军事家,这两场战役先后决定了他能够统一北方但统一不了中国的局面。这两场战役是(  ) A.巨鹿之战、赤壁之战 B.巨鹿之战、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淝水之战 2.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分别是(  ) A.曹操、刘备、孙权 B.曹操、诸葛亮、孙策 C.曹丕、刘备、孙权 D.曹丕、诸葛亮、孙权 3.下图是据《三国志》整理的景元元年(260年) 蜀、魏、吴三国的人口数量统计状况。这一状况(  ) A.主要缘于南方政局动荡不安 B.有利于曹操完成北方的统一 C.奠定了国家重新统一的基础 D.大大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INCLUDEPICTURE"卷一改-1.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历史全国7.12\\卷一改-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历史全国7.12\\卷一改-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J+4.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历史全国7.12\\J+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历史全国7.12\\J+4.tif" \* MERGEFORMATINET (第3题) (第4题) 4.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学习历史知识。上面思维导图中甲、乙两处应分别填写(  ) A.尊王攘夷 西晋灭亡 B.八王之乱 西晋衰落 C.西晋衰落 尊王攘夷 D.西晋灭亡 八王之乱 5.晋武帝为了拱卫皇室,大封同姓诸王。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这说明“八王之乱”发生的原因是(  ) A.连年不断混战局面 B.西晋采取分封制 C.晋惠帝昏庸无能 D.北方各族的内迁 6.西晋时期,陕西关中地区出现了“百万余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因为(  ) A.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B.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C.西晋大封同姓诸王 D.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政策 7.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东端形成多元并存的局面,武威、平城、洛阳、长安都曾担负起丝路起点的重任。这表明当时(  ) A.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空前 B.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发展 C.丝路沿线大量城市兴起 D.政治格局变动较为频繁 8.下面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某单元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  ) INCLUDEPICTURE"7LSJ-29.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历史全国7.12\\7LSJ-2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历史全国7.12\\7LSJ-29.tif" \* MERGEFORMATINET A.人口迁徙 B.孝文帝改革 C.修建长城 D.北方经济的发展 9.绘制表格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观察下面表格,其反映的是东晋南朝时(  ) 农业 麦稻兼作,兴修水利 手工业 丝织技术进步 青瓷烧制技术高超 商业 建康城人口众多,商业活跃 A.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B.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C.南方商业发展的表现 D.南方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10.成语故事是历史的积淀。以下成语的来历与如图战役有关的是(  ) INCLUDEPICTURE"7LSJ-30.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历史全国7.12\\7LSJ-3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历史全国7.12\\7LSJ-30.tif" \* MERGEFORMATINET A.投鞭断流 B.退避三舍 C.围魏救赵 D.纸上谈兵 11.“北魏孝文帝以其远见卓识,顺应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 推动了本族封建化及民族融合。”下列做法与此相符的是(  ) A.与前秦决战于淝水 B.灭东晋建立南朝 C.全面推行汉化措施 D.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12.从北魏孝文帝时开始营建的龙门石窟中的飞天身上飘扬的丝带、清瘦飘逸的风貌和超凡脱俗的神韵中,我们可窥探到中原汉文化的诸多影响。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南北政权对峙 B.江南经济开发 C.书法艺术成熟 D.北方民族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