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单元 跟着课本去旅行 ,领略祖国河山美 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分析 人文主题分析: 本单元围绕 “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 : 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古诗三首》描写 了山水美景 ,《富饶的西沙群岛》展现了海疆的优美风景 、丰富物产 ,《海滨小城》描绘了南国的美 丽景色 ,《美丽的小兴安岭》介绍了北国四季迷人的风景 。单元篇章页以诗歌的形式呈现人文导 语 ,饱含了对祖国的深情与赞美 。本单元的选文充分展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 ,并且体裁多样 ,涉 及诗歌和散文等 。从时间上看 ,不论是由古至今的历史变革 ,还是由春到冬的四季变化 ,都从不 同时间维度呈现了祖国河山的美丽风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 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 风光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 语文要素分析: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通过泡泡语 提示引导学生聚焦一个典型段落 ,提示学生关注关键语句 。《海滨小城》通过课后题引导学生关 注多个典型段落并从段落中找出关键语句 。“交流平台 ”梳理总结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的位置 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 教材对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内容”作了系统编排 ,现梳理如下 : 册 次 单 元 阅读要素 三上 第 六单元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 三下 第 四单元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 四下 第一单元 抓住关键语句 ,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 六上 第 六单元 抓住关键句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 通过梳理发现 ,这些阅读要素一脉相承 ,学习要求的难度螺旋式上升 。三年级重在引导学 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 四 、六年级重在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主要观点 ,体现 了语文要素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教学时 ,教师应有意识地前后关联 ,循序渐进 ,逐步落实 。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 “习作的时候 ,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从单元编排看 , “词句段运用 ” 安排了围绕一个句子说一段话的练习 ,习作是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身边的美景 。 由写一段话到 写一篇作文 ,难度由低到高 ,层层递进 。 学习任务群定位: 基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结合本单元的文本体裁 ,对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年版)》,本单元可定位为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 。 首先 ,本单元编排的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祖国河山的壮丽风景 ,表达了对祖国大好 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古诗三首》分别描绘了长江奔流东去的波澜壮阔 、杭州西湖的别样风 姿 、洞庭湖美景的淡雅朦胧;《富饶的西沙群岛》介绍了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丰富 的物产;《海滨小城》主要描绘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美丽的小兴安岭》以季节变换的顺序 ,介 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这正好与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学 习任务群的 “学习阅读说明 、叙写大自然的短文 ,感受 、欣赏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相对应 。 其次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 “习作的时候 ,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 习作的任务是 “仔细观察 一处景物 , 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身边的美景 ”。正好对应了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学习任务群中 的 “学习用日记 、观察手记等 ,展示自己观察自然 、探索科学世界的收获”。 二、整体构思 学习主题: 基于上述分析 ,本单元任务群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 , 以 “跟着课本去旅行 ,领略祖国河山美 ” 为主题 ,设计了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四个子任务 : “吟咏祖国河山”“游览祖国河山”“绘写祖国 河山”“赞颂祖国河山”。这四个子任务相互关联 、循序渐进 ,每个子任务设置了形式多样 、丰富 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在读读 、想想 、说说 、写写中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激发热爱祖国大 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