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6056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6 泊船瓜洲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2-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58560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诵读 6 泊船瓜洲 先请学生自主介绍诗人王安石,然后教师相机出示诗人资料,并适当补充王安石与钟山的关系,告诉学生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做官,他的童年是在南京度过的,因此诗人把南京当作第二故乡。为后文“明月何时照我还”中“还”的理解做铺垫。 知诗人 创意写作坊 “一行”和“九行” 一天,法国作家莫泊桑带着一篇新写的短篇小说去请教福楼拜,他发现福楼拜桌上有厚厚的一叠文稿,而且每页都只写一行,其余九行都是空白。问:“您这样不是太浪费纸了吗 ”福楼拜笑了笑说:“亲爱的,我一直有这样的习惯,一张纸上只写第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 莫泊桑听了,立即告辞,赶紧回家修改自己的小说去了。 如切如磋 当时,年五十多岁的王安石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这次的再次拜相,他并不想去,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再次 吹绿,给人以动的感觉 直抒胸臆 又 期盼早日回到故乡 满眼的绿色 成行的碧树 荡漾的春水 各色的野花 小桥流水人家 说说从“绿”字中看到的景象。 教师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由这首音乐唤起学生对描写春天或月亮的诗句的记忆,比赛看谁积累的描写春天和月亮的诗句多,进而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古诗———《泊船瓜洲》。 (一)激趣导入 钟山只隔数重山。 长 江 京口瓜洲一水间, 极言近在咫尺 形容舟行迅疾 瓜洲 京口 钟山 所见 所想 融情于景 深切思念 紧扣“泊”字解诗题 请学生回忆积累的古诗中含有“泊”字的诗句有哪些?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已学古诗《枫桥夜泊》和《宿建德江》中的“移舟泊烟渚”,进而理解“泊”是停靠的意思,从而得知诗题“泊船瓜洲”的意思是“把船停靠在瓜州”。 (二)解诗题 诗文大意: 京口和瓜洲之间隔着长江相对,钟山也只在数重山外。春风吹过,江岸上的春草又变绿了,那日复一日的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返乡呢? 创意写作坊 朱自清改小说 朱自清在写处女作《别》时,写完初稿后,他每隔 段时间就要取出来看 遍并修改,再隔 段时间,又拿出来审阅修改。全文七千多字的小说,他从初秋开始创作,直到十月初才定稿。这种认真谨慎的态度贯穿了朱自清的整个写作过程。 如琢如磨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句大意: 春风吹过,江岸上的春草又变绿了,那日复一日的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返乡呢? 诗文积累 袅袅思乡魂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诵读古诗 漫读好时光 心归何处 在《诗经·卫风·淇奥》中有这样一句话:“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诗的意思是: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像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 做人,需要这样的“切磋琢磨”,做文不也是如此吗?否则,怎么会有“三句两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境界?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用法,可谓妙绝。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换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这是最著名的一段关于诗歌练字的佳话。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里的“一水间”“只隔”“数重山”,从空间上极言家乡离得很近。 再来看第三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