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71294

【新课标】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课 《东边升起月亮》-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日期:2025-09-1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653298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东边升起月亮,课件,教学设计,课堂,新课标,1课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芬芳茉莉》第2课时《东边升起月亮》。 【教材分析】 《东边升起月亮》是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芬芳茉莉》第2课时欣赏课,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朵》中,把约翰 巴罗在《中国旅行》中所记录的中国民歌《茉莉花》作为音乐主题,贯穿全剧,并在剧中的女声合唱中用了它的全部曲调(只在个别音和节奏上稍作改变)。剧中的角色均穿上中国元朝服饰,让这个外国人编写和表演的中国故事更具中国色彩与风味。在第一幕中,当月亮升起,一队小和尚从远处的山坡走近,又渐渐走远,《茉莉花》主题音乐第一次山现一《东边升起月亮》,由女声合唱的形式从那边飘来的。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属于小学段的高段,高段的学生在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等方面相对而言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并且能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去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同时也能把这个年龄段的个人思想融入到歌曲中,通过表现唱来表现出来,因此,在歌曲学唱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感知音乐的无国界和被外国作曲家改编后的旋律特点。 (二)艺术表现 能分析作品的情绪、旋律的特点等音乐要素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创新性的表现歌曲。 (四)文化理解 通过欣赏歌曲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加深对民族音乐作品的感受与理解,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创新性的表现歌曲。 (二)教学难点: 1.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创新性的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歌剧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剧(意大利语: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今天我们我们来欣赏的作品选自歌剧《图兰朵》它的名字叫作《东边升起月亮》。(书写板书《东边升起月亮》)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感受音乐 (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教师: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歌剧《图兰朵》背景: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朵,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朵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朵,对图兰朵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朵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像没有猜中图兰朵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朵诚服,从此结束杀戮。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大家听听这首音乐你们熟悉吗?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朵》中,把约翰 巴罗在《中国旅行》中所记录的中国民歌《茉莉花》作为音乐主题,贯穿全剧,并在剧中的女声合唱中用了它的全部曲调(只在个别音和节奏上稍作改变)。剧中的角色均穿上中国元朝服饰,让这个外国人编写和表演的中国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