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冀教版 数学 八年级 上 第十七章 特殊三角形 17.2 直角三角形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难点 1.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 2.理解并探究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加以应用. 理解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 理解并探究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问题导入 直角三角形是又一类特殊的三角形,它也应该有特殊的性质.直角三角形都有哪些性质呢? 新知引入 知识点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定义 有一个角等于90°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可以用符号“Rt△”表示,如图,直角三角形ABC可以表示为“Rt△ABC”.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容易得到: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的逆命题显然也是真命题.于是,有: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思考: 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Rt△ABC, ∠C=90°,如图(1)所示;将∠B折叠,使点B与点C重合,折痕为EF,沿BE画出虚线CE,如图(2)所示;将纸展开,如图(3)所示. (1)∠ECF与∠B有怎样的关系?线段EC与线段EB有怎样的关系? (2)由发现的上述关系以及∠A+∠B=∠ACB,∠ACE+∠ECF=∠ACB,你能判断∠ACE与∠A的大小关系吗?线段AE与线段CE呢?从而你发现了什么结论?将你的结论与大家交流. 知识点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我们发现,CE=AE=EB,即CE是AB的中线,且CE=AB. 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CD为斜边AB上的中线. 求证:CD=AB. 证明:如图,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作DF//AC,交BC于点F. 在△AED和△DFB中, ∵∠A=∠FD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D=DB(中线的概念), ∠ADE=∠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ED≌△DFB(ASA). ∴AE=DF,ED=F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E F 同理可证,△CDE≌△DCF. 从而,ED=FC,EC=FD. ∴AE=EC,CF=FB.(等量代换) 又∵DE AC,DF B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E为AC的垂直平分线,DF为BC的垂直平分线. ∴AD=CD=BD(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CD= AB.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证明:在△ABC 中,∵∠C =90°,∠A =30°, ∴∠B =60°. 延长 BC 到 D,使CD = BC,连接 AD, 则 △ACD ≌ △ACB (SAS). ∴ AD = AB, ∠BAC =∠DAC = 30°, ∠BAD = 60°. ∴△ABD 是等边三角形. ∴BD=AB. 又∵ BC = BD, ∴ BC = AB. 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做一做 A B C D 随堂练习 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等于35°,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 ). A.75° B.65° C.55° D.45° 2.在Rt△ABC中,∠C=90°,∠A-∠B=70°,则∠A的度数为( ) A.80° B.70° C.60° D.50° C A 3.在△ABC中,∠B=90°,∠C=30°,AB=3. 则 AC =_____ . 4.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A=20°,则∠BCD的度数是( ). A.40° B.50° C.60° D.70° 6 D 5.如图,△ABC中,AB=AC=10,BC=8,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则△CDE的周长为( ) A.20 B.18 C.14 D.13 C 1.如图,AC⊥BD,∠1=∠2,∠D=40°,则∠BAD的度数是 ( ) A.85° B.90° C.95° D.100° C 拓展提升 2.如图,在△ ADC 中,AD=CD, 且AB ∥ DC, CB ⊥ AB 于B,CE ⊥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E,连接BE. (1)求证:CE=CB; (2)若∠CAE=30°,CE=2, 求AC 的长度. (1) 证明:∵ AD=CD, ∴∠ DAC= ∠ DCA. ∵ AB ∥ CD, ∴∠ DCA= ∠ CAB, ∴∠ DAC= ∠ CAB. 又∵ CE ⊥ AD,CB ⊥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