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14843

河南省顶尖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496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河南省,顶尖,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
  • cover
河南省顶尖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 历 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距今约7000—6000年的山东北辛文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其中最多的是石器。这可以证实,当时该地区( ) 石器生产工具 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石磨盘、石磨棒等。数量最多的是石斧,用于砍伐树木或开垦土地。其次是石铲,安柄后主要用作翻土 其他生产工具 骨器、角器、蚌器等,其中翻松土地的鹿角锄、点播作物的蚌铲、收割庄稼的蚌镰较多 加工粮食的工具 加工粮食的工具有石磨盘、磨棒、磨饼,不仅能脱粒,还能磨面粉 A.文明发展程度领先于全国 B.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 C.最早培育了粮食作物水稻 D.人们过着群居采集的生活 2.经考证发现,殷墟出土近15万片带字甲骨卜辞中,前期卜辞多由贞人选定卜问内容及时间,且由贞人发布占辞,即使商王占卜内容和卜兆也由贞人操纵。到商代最后几王时,卜辞中已不见贞人名,“王不但亲贞,而且新卜”“贞卜全由帝王一人主持”。这一变化说明商代后期( ) A.实行神权政治 B.文字走向成熟 C.王权有所加强 D.行政管理严密 3.战国时期,各国基本形成了“国君在上、万民在下”的二元社会结构。对此,有学者认为:“战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与春秋社会均有所不同,此一时期……群体性家族组织的社会功能已十分微弱,传统家族形态已基本瓦解。”这表明战国时期( ) A.新的国家形态出现 B.贵族政治开始出现 C.家国同构观念消亡 D.诸侯纷争局面结束 4.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筑一条连接咸阳与北部边陲的“直道”。此时,秦王朝刚取得对匈奴作战的胜利不久,将匈奴势力驱逐回阴山以北,并在河套地区重新设置九原郡,移民戍边。据此可知,修筑该“直道”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南北交流 B.巩固北方边防 C.推广郡县制度 D.缓和民族关系 5.汉文帝时,其亲弟淮南王刘长曾称东帝,其堂弟济北王刘兴居曾举兵为乱,而文帝的太子刘启(后来的景帝)失手打死吴王太子,吴王刘濞怨恨,甚至拒绝朝觐。由此可见,当时( ) A.封国在地方肆意横行 B.颁布推恩令势在必行 C.郡国并行制存在隐患 D.盛世局面已不复存在 6.东汉末年出现了众多的名纸,“左伯纸”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的史学家蔡邕“每每作书,非左伯纸不妄下笔”,曹操请蔡文姬写字,送上的也是左伯纸。这说明东汉末年( ) A.纸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 B.社会上尚文风气浓厚 C.书法已经成为独立艺术 D.造纸技术得到了提高 7.《三国志》记载:“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这一记述反映出,三国时期( ) A.国计民生问题较为突出 B.山川险要成就了蜀政权 C.蜀国利用资源增强实力 D.地区间的经济往来频繁 8.陈寅恪先生指出:“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而家族复限于地域,故魏晋南北朝之学术、宗教皆与家族、地域两点不可分离。”其强调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 A.北轻南重文化格局形成 B.文化教育出现了倒退 C.士族阶层影响文化发展 D.传承了汉代学术风气 9.上褶下裙是鲜卑族传统女性服饰形制,图1为北魏迁都洛阳前后的女性服饰变化趋势。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北魏女性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