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16104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288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第三,纲要,历史,中外,必修
  • cover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同步练 一、单选题 1.我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不断变革,曾出现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等制度。这些制度变革反映的趋势是(  ) A.地方势力逐渐强大 B.专制皇权日益强化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不断削弱 2. 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这主要是基于加强(  ) A.对西南的治理 B.对吐蕃的控制 C.对东北的统治 D.对西域的管理 3.宋代在知州以外设“通判某州军事”一职,简称“通判”。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 A.制约地方长官 B.控制财政大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牵制中书门下 4.下表反映了宋朝部分年份的财政收入情况。据此可知宋代(  ) 时间 农业收入 农业占比 工商业收入 工商业占比 宋太宗至道三年 2321 65% 1238 35% 宋熙宁十年 2162 30% 4911 70% A.农民的负担减轻 B.民营工商业居于主导地位 C.商品经济的活跃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5.宋初的统治者以路作为高层行政区,按照交通路线为主划分。每路设转运司、刑狱司、常平司和安抚司四个机构,隶属中央各部,分别负责地方财赋、监察司法、粮食储备、平抑物价、治安边防的职能。据此,路的设立(  ) A.体现重文轻武的理念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对后世体制影响深远 D.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 6.宋朝商税中的正税,分为过税、住税两种。商人每经过一个场、务,就要交纳一次过税,按照货物价格,每千钱征收20%;住税是对城镇店铺买卖货物所课的税,即交易税,税率是3%。正税之外,还有各种杂税。这表明宋朝(  ) A.税收征管较为细密 B.商业发展环境恶劣 C.政府收入依赖商税 D.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7.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下列现象有可能发生在元朝的是(  ) A.一考生通过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考试,被选拔为官员 B.乡约主要宣讲“六谕”,不遵守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 C.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众济院 D.外国使节和边远少数民族进贡需经理藩院统一协调安排 8.元世祖统治的前中期,陕西四川行省、云南行省等,与临时处理军政事务的其他行省不同,它们有较为稳定的统辖区,都位于中书省直属的腹里以外,且设置时间也比较长。这反映了(  ) A.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被解决 B.行省向地方最高机构转化的趋势 C.部分行省摆脱了中书省的管辖 D.行省逐步丧失了处理军政的职权 9. 下表所示为唐宋时期铜钱铸造量统计数据。由此可知(  ) 时间 铸币量 依据史料 唐天宝年间(742~756年) 约32万贯 《新唐书》 北宋至道二年(996年) 80万贯 《宋史》 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 183万贯 《宋史》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 约300万贯 《宋史》 A.纸币出现冲击金属货币 B.唐代市场流通的货币相对短缺 C.北宋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北宋时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10.朱熹认为:“如读书以讲明道义,则是理存于书。如论古今人物以别其是非邪正,则是理存于古今人物。如应接事物而审处其当否,则是理存于应接事物。”朱熹这一阐释蕴含的方法论是(  ) A.经世致用 B.格物致知 C.知行合一 D.天人感应 11.有学者认为,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武器传入欧洲后,“枪炮既摧毁了欧洲古城堡的封建割据,也打开了世界每一角落的大门。”“火器的出现促进了人们对弹道学的研究,而这方面的研究是近代力学的基础工作。”由此可知,火药武器的使用对欧洲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②推动了欧洲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 ③加快了欧洲科学技术发展 ④导致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